《信长之野望》秀吉在小牧长久手合战的失误之处。
MQFULYZ:我认为主力对峙,派偏师先啃下伊势更好。 发布于 2022-04-23 00:56:41
natasfjz:世人就喜欢阴谋论 哈哈 发布于 2022-04-22 15:38:11
提拉米苏滴回忆:猴子故意的,让非嫡系好好的损失一波。 发布于 2022-04-22 15:14:11
冲出直江津:这偷袭计划就如同傅宜生偷袭西柏坡,刚出军营就人尽皆知了。三河老百娃可是著名憨憨大喇叭,加上德川织田并肩多年,军中小老乡小亲友一定很多,能瞒的住才是有鬼了。搞不好秀吉身边就有郭汝瑰。 发布于 2022-04-22 14:50:01
tony上等:池田保密工作没做好,路上被农民发现了 发布于 2022-04-22 12:31:31
那崎:既生吉,何生康。 发布于 2022-04-22 12:19:11
信自己有一切:我的意思是分兵奇袭,不是秀吉的主动谋划,而是池田的贪功冒进,然后猴子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压制不了池田这一计划,猴也就顺坡下驴,甚至以猴子对池田和德川的了解,估计也料到了结局,所以才会有奇袭队的怪异组成,一个毛头孩子当大将 发布于 2022-04-22 12:09:41
tanjun4433:说不定秀吉借刀杀人呢?池田可是信长的乳兄弟啊 发布于 2022-04-22 12:09:11
真三国无双n:小牧长久手的战败不是战术原因,是政治原因,池田恒兴在清须会议已经是家老级别了,而森长可这个人是在森家的内斗中上位的,这两个人都急于立功以获取在丰臣政权的地位,小牧长久手之战以前,秀吉就已经向这俩人许诺德川领的领地了,这二位都是新贵,而且都刚刚立功,森长可在前哨战打得也很不错,就这二位的兴头和身份,秀吉根本拦不住。秀吉都跟池田恒兴说了,让他不要着急,他甚至表示可以提前兑现一部分领地,让他不要贸然出兵。但没用。小牧长久手之战绝不能说明猴子野战不如乌龟,反应的是猴子根基太浅了。 发布于 2022-04-22 12:04:21
Gargoyel:池田这么大的大佬被讨死真是太搞笑了,堪比桶狭间 发布于 2022-04-22 11:51:31
信自己有一切:首先我先谈政治,池田恒兴之前是猴子同僚,并不完全听从秀吉,从恒兴立场考虑,在天下未定之前攫取战功越多,获得的分封就越多,因此他向秀吉提出了分路奇袭的计策,从奇袭队组成来看。池田恒兴父子,森长可是恒兴女婿,如果计策由他人提出不可能别动队几乎全部由池田系组成,从秀吉角度来看,赢了固然好,输了可以打击池田系实力,当时柴田已灭,丹羽被大减封,池田几乎是织田遗臣中势力最大一股,后来的大阪城摄津国,恰好是其封地,所以秀吉无论输赢都能获得好处,然后除了派了个毛头孩子秀次去分功劳,并未派出任何嫡系精兵强将,对比武田啄木鸟战术的奇兵队,这也太敷衍了,所以这场战争从结果来看,秀吉比赢了获得的更多,整合了织田遗臣,再也没够份量的大佬能与他相抗衡了 发布于 2022-04-22 11:47:21
荆襄楚人:秀吉又不是这一战前线指挥 发布于 2022-04-22 11:38:11
sambzzobzz:我觉得池田是大大的轻敌了,所以才会有这种结局,咎由自取 发布于 2022-04-22 11:34:11
大鱼不怕水:当然家康分兵快速围歼池田失败,则应该退到清州城,比良砦,小付城一带重新设防。 发布于 2022-04-22 11:28:01
大鱼不怕水:小牧长之战中,为解决长期对峙问题,池田恒兴提出迂回偷袭冈崎之策。在战术上,可以执行,但是秀吉出现了失误。一是战术交底不够或用人不当,奇袭贵在速度,(秀吉应该深谙此道,山崎之战就是胜在速度)池田队2万人马从4月6日出发,到4月9日被围歼,走了不到40公里,二是正面佯攻不够,秀吉在正面仅仅是洋枪射击骚扰,没有发起正面试探冲锋,三是后备方案不足,奇袭被识别后该如何处处理没有预案,事先应该交代,一旦被截,要么及时撤回,要么坚守,如果家康分兵围歼,则正面总攻小牧山,而不是去救池田,小牧山先破,既救了池田还能对家康形成包围之势,四是情报方面比家康做得差。
发布于 2022-04-22 11:27:21
更多《信长之野望》秀吉在小牧长久手合战的失误之处。相关问题
问题:《信长之野望》秀吉在小牧长久手合战的失误之处。
回答:如果无法定义,那一户的刀还是能被友哈再次改变未来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感觉日本人的脑子思维很奇特
回答:但是宁次在三战中不是死了吗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小牧长久手秀吉没能打赢的原因有啥?
回答:输了哪还有幸平餐馆啊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历史上后北条为何不服丰臣?坐等二十万来灭另外德川是北条的盟友
回答:都是制作组的错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我看猴子掌权时候的地图,发现猴子势力范围就是安土城,长滨城到
回答:反正我知道我物理没有这个加州大学的物理教授厉害。可能你比他厉害吧,建议去拿诺贝尔物理学奖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