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翻译】甲阳军鉴 中文摘译

share
这本书很有名,可惜国内很难找到中文版,而且读过日文版的人估计也不多,无论大家认为是兵法书还是YY小说,我认为还是读过原文再下定论比较好~~~
日语原文在线免费阅读:*://dl.ndl.go.jp/info:ndljp/pid/899828
网上已经有人发过序言部分的中文翻译:*://tieba.baidu*/p/2020185130

爱睡觉的妹仔:这一段主要内容是反驳武田骑马队被排队枪毙的传闻,作者开始狂黑信长,不喜者慎入……
长筱之战(六)武田骑马队是传说吗?
甲阳军鉴 品第十四
(续前)
信长家中将长筱合战视为战胜信玄公的标志,筑起坟冢号称“信玄塚”,将此事作为向西边诸领国炫耀的资本。而家康虽然出身比信长卑微,但作为很少撒谎、刚勇豪迈的优秀武将,他并没有在三河大肆宣传战胜信玄公的事。
总的来说,信长家关于历次合战的记述有很多捏造的内容。比如说,他们竟然说战胜义元时(注:桶狭间之战)今川家的兵力多达六万人。虽然这场合战已经过去很久了,但请仔细想想,从三河、远江、骏河三国怎么能动员出六万兵力呢?这三国都是小国,就算按最高水平来估计,也就勉强凑出两万四千人吧。如实记录对方兵力的话桶狭间之战明明可以成为信长的功绩,现在却因为谎报人数,连如此真实、绝无仅有的战功都变成掺水的传闻了。
其次,信长说在长筱合战中武田军的进攻方式是以骑兵杀入敌阵,而竖起防马栅乃是对付强大敌手的出色谋略,这个说法也是捏造的。长筱合战的战场地势狭窄,是个十匹马都无法并驾齐驱前进的地方。在四年前,也就是信玄公还在世的元龟三年(公元1572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的三方原合战中,敌方大将是三十一岁的家康,信长方面派出了佐久间右卫门(佐久间信盛)、平手(汎秀)、大垣卜全、安藤伊贺守(安藤守就)、林(信胜)、水野(信之)参加战斗。即使三方原不是有碍于骑兵进攻的狭窄地形,武田军也没有使用骑兵进行攻击。这一点即使是敌方的家康也很了解,更何况是损失了平手(汎秀)的尾张军,肯定非常清楚武田军的进攻方式,那些说武田军依靠骑兵一齐突击进攻敌军的人都是根本不知道真实情况的家伙吧。
在三方原合战中,家康方面派出了九支部队,加上平手的人马一共十支。除了家康属下的酒井左卫门尉(酒井忠次)一交手就败下阵来,队型大乱退出战斗之外,其他九支部队都与我方进行了较量,和他们交战的是否都是骑兵冲锋的武田军呢?到现在为止从武士中间从来都没有传出这样的说法。
此外,信长家关于武田军士兵在三方原合战中掉下犀崖的说法根本就是罔顾事实的造谣。这种谣言不但没有起到贬低武田军的效果,还给家康军抹黑。实际上,在追击败退的家康、信长联军时,只有滨松来的敌军先掉下犀崖,武田军才会跟着跳下去的吧。而且敌军明明是往右手边逃走,武田军为什么要跳下左手边的犀崖呢。就算真的跳下去了,又怎能说是武士的弱点呢。这简直是不知战争为何物的小市民的一面之词啊。
总而言之,在进攻其他领国之前,信玄公会召集侍大将们在地图前讨论该领国地势险要的地方,决定战役中进攻的先头部队、后继部队、协助攻击的长枪队,以及跟随在本阵左右的部队、守备部队、后勤部队的位置,甚至在哪个地方该竖起什么旗子,以及机动部队和增援部队的位置都会一一定下来,怎么会轻易出现士兵从悬崖上跌落下来这种事呢,这在信玄公打的任何一场战役里都不可能发生吧。像这样战前就做好作战计划乃是甲州用兵之法。尽管走路掉进坑里这种事对于下田割稻谷的农民来说是常有之事,但在三方原合战中掉下犀崖的武田武士可是一个都没有。家康麾下的武士也没有临阵脱逃者。马场美浓守在信玄公面前称赞过:“滨松城的敌军全都奋战至死,他们的遗体都朝着我们武田军的方向呢。”而织田军的佐久间右卫门战败后逃入滨松城,其余六七支敌军也趁着夜色逃到了吉田、冈崎等城池。因为有传闻说武田军在三方原合战时使用了骑兵,因此在下写下以上这段文字作为澄清。
虽然胜赖公年轻且武田军兵力处于劣势,信长公久经沙场、又有压倒性的优势兵力,但织田、德川联军仍筑起防马栅,其原因是预料到双方一旦正面开战,必定会是一场苦战。所谓武田军的骑兵一齐向敌方发起进攻这种说法不过是言过其实罢了。 发布于 2018-09-05 13:06:55

叶子文是我:翻译的非常棒啊!为什么有种看亚历山大三部曲第二部,以压力山大男宠为视角那部的赶脚 发布于 2018-09-04 18:34:55

斯瓦迪亚之魂:想看!已收藏! 发布于 2018-09-04 18:12:50

爱睡觉的妹仔:长筱之战(五) 高坂的进言
甲阳军鉴 品第五十二
(续前)
前年(天正二年)十二月,越后的上杉谦信曾通过甲州长延寺住持给胜赖公捎过口信(建议共同上洛),却被胜赖公拒绝了。当时谦信在口信里提到,自己打算从越前方面上洛,而胜赖公也应该借着压制远州、三州、美浓三国的好时机在来年(天正三年)春天上洛。然而胜赖公并没有答应这一请求,让辉虎大为光火。此外,考虑到武田军在东美浓、远州的城东郡一路挺进,势如破竹,谦信不进攻信浓的话就会被邻国当成是害怕胜赖公,加上又有谦信可能会对信浓下手的消息传来,胜赖公就派高坂弹正率领信州方面部队一万余人前去防备越后,因此出阵长筱的武田军只有一万五千人。而为了盯防长筱城内的奥平军,这一万五千人的部队又分出两千人,在兵库殿(武田信实)的率领下驻扎在(与长筱城一河之隔的)鸱巢山,此外还派出名和无理介、井伊弥四右卫门、五味惣兵卫三人带领浪人众和千余杂兵配合作战。结果这支驻扎在鸱巢山的部队在敌军的攻击下全军覆没,以兵库殿为首的众将士基本上都牺牲了。这一来,直接面对信长、家康联军的武田军就只有一万两千人,这正是这一战甲州方面兵力不足的原因。
高坂弹正顺利地牵制了越后方面,却接到长筱战败的消息。他亲自带领八千人来到信浓的驹场迎接败退的武田军,不禁想起了三年前信玄公去世时,自己也曾这样带兵前来迎接撤回甲州的同僚们(驹场是信玄去世之地)。为了让败退的部队重整军容,高坂弹正特意准备了信玄公用过的装饰着青贝的手持长枪二十支,配上小熊枪套,加上两支装饰着龟甲的长枪,一共二十二支枪(形成长长的持枪队列以壮军威),甚至手持长枪的士兵都换上了缎面外套。此外,还在胜赖公返回甲府的沿途安排了两到三人一组的士兵协助本队顺利前进,做出大胜而归的样子。高坂弹正之所以有这样细致周到的考虑,都是因为铭记了信玄公的教诲啊。
然而,虽然做了这样那样的掩饰,却没能瞒过甲府的百姓和各领国的商人们。有人在木牌子上写下这样的打油诗:
“四郎殿下明明是信玄的继承人,不但没有打胜仗,还让武田家的盛名毁于一旦”
长筱战败后,高坂弹正向胜赖公提出了五条建议,主要内容为:
一、将骏河、远州献给北条氏政,向氏政臣服;您继续统治甲州、信州和上野三国,作为北条氏政(西进)的先锋。
二、为巩固和北条家的上述关系,您应迎娶(北条)氏康公的女儿,成为氏政公的妹夫。
三、将木曾义昌转封至上野国的小幡、小幡上总守(小幡信贞)调往信州的木曾,两人互换封地。
四、如今家中足轻大将的人数已经足够,请将马场、内藤、山县三位的儿子为首家中的年轻武士提拔为您的近侍,像身边的家仆一样使唤他们。如果有一天在下也辞世而去,请让在下的儿子源五郎成为武田家的家仆,交给在下的任意一名部下代为养育。
五、命令典厩(武田信丰)和穴山殿(穴山信君)切腹谢罪。其中,穴山殿切腹的命令由典厩下达,之后由在下来下达典厩切腹的命令。
然而,除了答应迎娶氏康公的女儿,以及允许真田源太左卫门(真田信纲)之弟喜兵卫(真田昌幸)继承真田家当主之位以外,胜赖公没有采纳高坂弹正的任何一条建议。 发布于 2018-09-04 17:01:35

爱睡觉的妹仔:07年大河剧风林火山除了井上靖《风林火山》的原著部分之外,还加入了甲阳军鉴的部分章节,在这里借翻译军鉴原文一起介绍给大家。因为时间有限,我就不全文翻译有关章节了。“大河剧风林火山与甲阳军鉴”这个系列采用比较轻松的原文+吐槽方式,除了双引号里的是完全照实翻译的军鉴原文之外,其他部分是我对原文的总结和评论,加上一些段子,大家看过笑笑就好
大河剧风林火山与甲阳军鉴
一.信玄的放荡生活与汉诗
在日本战国时代,一个有前途的储君应该把时间放在练习射箭、剑术等武艺,诵读史书、学习兵法上面,为将来继承领国做准备。然而信玄年轻时却是个文艺青年,尤其喜欢写风花雪月的汉诗。在《风林火山》第3集,因为过度沉溺写诗,当时名为晴信的信玄还受到了老师板垣信方的劝谏。这一段剧情就改编自甲阳军鉴第十九品“信玄公十九岁时的放荡生活、作诗与板垣信形的谏言”,然而这一品记载的晴信行为比电视剧中的更加出格。
据第十九品记载,当时十九岁的晴信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大白天关着门窗、点着蜡烛,召来年轻的侍从、侍女们一起昼夜不分地玩乐。晚上疯狂地寻欢作乐,直到东方发白、晨鸡报晓;第二天则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即使偶尔外出也是去和僧人们聚会写诗”,根本没把家中事务当做一回事。平时只有身边的侍从知道他的行踪,其余的家臣连晴信的影子都见不到。这一年,武田家和信浓的村上义清及诹访一族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就在板垣信方、饭富虎昌等重臣们上阵奋勇杀敌的时候,晴信还宅在踟蹰崎馆和侍女们开狂欢派对、吟诗作对,好像武田家的未来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一样。
眼看再这样下去少主大人就要×尽人亡,家臣们很无奈却又没有办法,家中甚至有谣言说武田家估计到晴信这一代就要完蛋了。这时板垣信方想出一条妙计。他先请了一个月的病假去寺庙里狂补诗歌知识,等到晴信再次举行诗会时当场自告奋勇作诗一首,让本以为板垣只是一介武夫的晴信大吃一惊。甲阳军鉴作者在这里趁机黑了板垣一把,说“晴信公做梦都没想到,文盲一样的板垣竟然会作诗”(你没看错,原文就是“文盲”)。板垣看见少主受到触动,趁机说:少主,作诗什么的请适可而止吧!就算流放了倒行逆施的信虎公,如果您这样荒淫无度下去,不出三年就会变成比您父亲还要暴虐的当主。如果您听了这些话感到生气,想处死我的话,我板垣已经做好战死在您眼前的准备了!
年轻的晴信听了板垣的话深受感动,流着眼泪发誓再也不在家里开海天盛宴了。从此,甲阳军鉴再没有出现过信玄荒淫无度的纪录,可以说这一品是书中难得一见的信玄黑历史。不过也因为这段记载,他的风雅之名得以流传下来。信玄将十九岁这一年写下的汉诗整理成册,出了一本诗集,还请京都的高僧写了序言。第十九品摘录了其中几首,让后人有机会看到甲斐之虎文艺青年的一面:
鸟语花中管弦
飞入繁花奏管弦,
提壶劝酒共留连。
新翻一曲芳春调,
数啭黄莺古寺前。
蔷薇
庭下留春晓露浓,
浅红染出又深红。
清香疑自昆明国,
吹送蔷薇院落风。
新绿
春去夏来新树边,
绿阴深处此流连。
寻常性癖耽闲谈,
不爱黄莺听杜鹃。
扇面芦间有鱼
山色水光烟接天,
渔翁江上棹芦边。
丹青若写得胜景,
万里风波一钓船。
扇面有雁
水绿山青欲雨初,
数行鸿雁度长虚。
天涯高处要通信,
定可苏卿胡地书。
扇面芦间白鹭
芦苇清风垂项丝,
窥鱼白鹭水生涯。
江南记得曾游夕,
似见梨花院落时。
发布于 2018-09-02 16:51:10

圣域三国:感谢翻译,
其实翻译的措辞可以更加严肃一点,太现代化了有点带入不能,再就是在百度百科编写一个词条吧。让更多想知道的人看到。 发布于 2018-09-01 13:13:20

扬威万世:看的真让人受鼓舞。光看就可以联想当时长篠那时候有多危急。不过这本书算是把小四和他的近侍给黑死了 发布于 2018-09-01 12:27:45

爱睡觉的妹仔:长筱之战 (四) 苦涩的逃亡
甲阳军鉴 品第五十二
(续前)
此时跟随在胜赖公身边的侍从是三十二岁的初鹿传右卫门和二十岁的土屋惣藏。土屋惣藏虽然年轻,却是一名以一当千的勇士。在随同主公撤退途中,因为挂念着哥哥土屋右卫门尉,惣藏两次调转马头想回去察看战况。胜赖公很担心惣藏,也停下撤退的脚步,骑马绕到他面前。这时,典厩(武田信丰)带着三十余名步兵和三个骑马武士过来了。看到典厩没带母衣(注:用竹制骨架将布撑起来形成的旗帜,用于保护武将不受身后流矢的伤害),胜赖公对侍从们说:“典厩的母衣是信玄公在世时先头部队所用的绀底金泥旗帜,上面写有我四郎胜赖的名字,只是我继任家督以后把这母衣让给典厩了。如果他丢掉了,我私下给家里人用自己的旗帜是小事,让别人知道胜赖逃跑的时候连母衣都丢了就是侮辱信玄公一世荣光和威名,说得严重点是让我背上武田家二十七代以来第一个不肖子孙的污名,所以没找到这母衣之前不能撤!”
初鹿传右卫门骑马来到典厩身边,问清了母衣的去向:原来典厩在激烈的战斗中扔了支撑母衣的骨架,把母衣解下来让部下青木尾张系在脖子上了,真不愧是英勇的武田武士啊。于是典厩让青木尾张解下母衣还给传右卫门,传右卫门接过母衣给胜赖公过目后,胜赖公将母衣绑在腰间,这才启程返回。
正在此时,胜赖公所乘的战马却怎么也不愿意往前走了。原来是传右卫门为了向典厩打听母衣去向骑着这匹马来回跑了六七百米的距离,让战马过度劳累,无论初鹿传右卫门怎么吆喝,这匹马都没法再走了。这简直是前所未闻的奇事,哪有武田军的大将打仗打到马都动弹不得的地步呢。
这时笠井肥后守(笠井满秀)不知怎么的知道了胜赖公的战马无法前进的消息,策马飞奔而来,飞身下马向胜赖公禀报道:“在下的马刚刚吃饱,请主公上马。”信玄公还在的时候,肥后守在旗本当中就是屈指可数的勇将。听了肥后守的话,胜赖公说:“把马让给我的话,你自己很可能会讨死啊。”肥后守答道:“臣的性命和主公的恩义比起来轻如鸿毛,为报答主公的大恩,臣万死不辞。只要主公今后能替臣养育犬子,臣就死而无憾了。”说完,肥后守让胜赖公骑上自己的马,自己则恭敬地牵着胜赖公战马的缰绳向众人撤退的反方向走去,最后战死在离长筱战场一百多米的地方。
信玄公生前将自己珍藏的诹访法性兜传给胜赖公,并允许他在战场上使用这副前立上写有诹访法性院上下大明神的盔甲。虽然平时胜赖公也很珍视这副盔甲,但因为*气太热,在长筱战场上就让初鹿传右卫门拿着了。没想到传右卫门走的时候太慌张,竟然把诹访法性兜给弄丢了。后来一位名为小山田弥助的武士发现掉在地上的诹访法性兜,心想居然把这么贵重的盔甲弄丢了真是成何体统,就把法性兜捡起来带回甲州去了。这种不言弃的意志和深明大义、顽强不屈的精神,正是在信玄公强大的威名感染之下才会出现啊。信玄公于天正元年(酉年)去世,直到天正三年(乙亥年)五月甲州武士们还深受其影响,这正是信玄公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的表现啊。
以上就是发生在胜赖公三十岁这一年的三州长筱之战。这是一场让甲州方面损失了大量侍大将、足轻大将甚至下级士兵的败仗。阵亡的武将包括:马场美浓守、内藤修理、山县三郎兵卫、原隼人佐、望月殿、安中左近、真田源太左卫门和真田兵部介兄弟、土屋右卫门尉、足轻大将横田十郎兵卫以及许多篇幅有限来不及一一介绍的勇士。因为城伊庵(城景茂)被派往深泽、小幡又兵卫(小幡昌盛)被派往足助,所以这两位足轻大将得以幸存。战败的消息很快就通过信使传到了甲府。
(待续) 发布于 2018-09-01 10:37:35

爱睡觉的妹仔:第一次在原文看到这段,只看见“讨死”“讨死”“讨死”……信春哥死得太悲壮了我边翻译边想掉眼泪
长筱之战_(三)_重臣们的最期
甲阳军鉴 品第十五
(续前)
天正三年(1575年)五月二十一日,以三十岁的胜赖公为大将、兵力一万五千人的武田军在三河的长筱与织田、德川联军总计十万人展开了决战。这一年,敌方大将信长四十二岁,其子城介殿(织田信忠)二十岁,城介殿的弟弟(织田信雄)十八岁;家康三十四岁,其子(松平信康)十七岁。织田、德川联军不仅人数众多,还设立了三重栅栏,以此为阻挡武田军进攻的三重防御设施。胜赖公以一万二千兵力进攻到栅栏前,经过与敌军反复较量,武田军取得了这一回合的胜利。
其中马场美浓守率领七百人将佐久间右卫门的六千兵卒赶回栅栏里面,在追击过程中损失了两三名骑兵。
泷川军约三千人亦在内藤修理率领的千余人进攻下退回栅栏之中。
人数约六千人的家康军也被山县三郎兵卫以三千五百兵力赶进栅栏中。然而,家康军相当强大,再次从栅栏中冲了出来。山县部队注意到敌方右手边没有栅栏,就绕到左侧,从背后进攻敌人。家康一方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身背扬羽蝶纹样靠旗的大久保七郎右卫门(大久保忠世)和金色石饼纹靠旗的大久保二郎右卫门(大久保忠佐)大声报上大久保兄弟的名字,呐喊着与山县三郎兵卫的部下小菅五郎兵卫(小菅忠元)、广濑乡左卫门(广濑景房)、三科传右卫门(三科形幸)三人战至一处,在栅栏内外进行了九轮较量。在第九轮较量中,三科和小菅都因伤退出了战斗,而山县三郎兵卫因为马鞍前鞍桥脱落的部分被子弹打穿,就这样战死沙场,他的部下志村把山县的首级带回了甲州。
此后,甘利、原隼人、迹部大炊助、小山田、小幡、典厩等武将率领的部队也与敌军进行了战斗,加上望月军和安中军,无论哪一支部队都在追击敌人至栅栏前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以上就是甲州武田军中央以及左翼的战况。
在武田军的右翼,真田源太左卫门(真田信纲)和真田兵部介(真田昌辉)兄弟、土屋右卫门尉(土屋昌次)三人正在和马场美浓守轮换作战。和左翼面对的家康军一样,这一侧的敌军躲在栅栏后面不出来,真田军攻破了第一重栅栏杀入敌阵中,为此不少将士重伤甚至阵亡了。真田源太左卫门兄弟也身负重伤,牺牲在战场上。
土屋右卫门尉本来想在一个月前信玄公的葬礼上为信玄公殉死,却在高坂弹正“这条命不如留到重要的战斗中再为信玄公献出”的建议下,一直活到现在。看到敌军在栅栏后不出来,土屋道:“现在正是我讨死的时候!”说完,他纵马向敌阵杀去想突破栅栏,结果当场壮烈牺牲,享年三十一岁。
马场美浓守率领的七百人不是负伤退出战斗就是战死,最后只剩八十余人。美浓守本人不但未曾负伤一处,还力劝身边的部将们赶紧撤回后方。然而众将不愧是英勇顽强的武田军战士,并没有扔下美浓守自己撤退。
穴山的部队没有和敌人交手就撤退了。一条右卫门大夫殿(一条信龙)骑马行至马场美浓守附近时,派一位名为和田的部下来给马场捎口信。此人约三十岁左右,久经沙场、为人伶俐。听了他带来的口信后,马场美浓守微微一笑,说道:“既然是命令,那就只有撤了。”于是也开始准备后退。然而,直到己方总大将本队撤退,马场部队都没有撤。等到确认敌军从后方看不到胜赖公的“大”字旗,马场美浓守才撤退。此后,一条殿等其他武将率领的部队也撤了。但马场美浓守只退到了长筱的桥场就转回头,向敌军的方向走去。他登上高处,威风凛凛地大声喊道:“马场美浓守在此,取下我的首级向你们的主子邀功吧!”看到四五名手持长矛的敌兵冲上来,美浓守并没有拔刀抵抗,就这样死在乱军之中,享年六十二岁。
就在决战前夜,力劝胜赖公不要出战的美浓守因为主公听不进自己的意见,曾对长坂长闲和迹部大炊助说过这样一句话:“到时就算主张决战的诸位在战场上跑路了,在下也一定会坚守到底。”马场美浓守的所作所为无愧于自己曾经立下的诺言啊。
(待续) 发布于 2018-09-01 09:09:25

勇敢的阿德:原来信玄公也搞基啊 发布于 2018-08-31 22:08:40

血色沙拉:翻译完后最好整理一下啊!这么好的东西,强烈建议置顶,加精 发布于 2018-08-31 22:05:20

紫陌流枫:那篇高坂自述太赞了! 发布于 2018-08-31 21:05:55

爱睡觉的妹仔:长筱部分的翻译暂停一下,中间插播甲阳军鉴第五章——作者的自我介绍,高坂牡丹花之名的由来
甲阳军鉴 品第五 春日源五郎奉公立身之事
在下名为高坂弹正,乃信玄公麾下诸臣之中最胆小者。因此,在老百姓的孩子中流传着“保科弹正枪弹正,高坂弹正逃弹正”的童谣。
在下的父亲名为春日大隅,是甲斐国伊泽(山梨县笛吹市石和町)的富裕农民。在下自幼与父亲死别,后来又输掉了和姐夫争家产的官司。在官司败诉的当场,主公对在下说“来我身边侍奉我吧”。就这样,在信玄公二十二岁、在下十六岁那一年,侍奉信玄公的生活开始了。
本以为这份工作只是做个仆人跑腿打杂,顶多就是当个在部队前头引路的下级武士,没想到在下意外地受信玄公重用,短短三十天的时间里就被任命为近侍,接着又被提拔到更接近主公的职位上,成为在身边服侍他的贴身侍从,这样的待遇是与主公结下何等缘分才换来的啊。在下担任近侍时,一切均依照上意行事,没有因出错而被长时间冷落过。此后,在下一直侍奉信玄公,获得了春日弹正的称号,接着又奉命管理尼饰城。如今,在下已是信浓国松代的海津城城代,继承了信浓名门高坂家,被众人称为高坂弹正。
从开始侍奉信玄公到二十四、五岁为止,在下常常听到家中众人如此评价自己:“这种傻瓜居然会得到提拔,怎么想都是信玄公看错人了吧!”对在下来说,这些评价无异于苦口良药,一直激励着自己遵从上意,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为主公奉献。
关于这个还有个小故事。有一位名为高安的能乐演员,是最近被评为天下第一的太鼓演奏者。高安年轻时以身手敏捷著称,那时天下第一的太鼓演奏者是大仓九郎。有一次,知名的能乐演员们汇集一堂,讨论能乐演出的事。高安和与他同辈的年轻演员们因为资历尚浅,属于出不出席都无所谓的角色。因此,他们聚在院子里比赛跳远,供年长的能乐演员们在房间里观赏。其中,身手最为敏捷的高安一口气跳了两间远(注:间为日本古代长度单位,一间约合1.81米,两间为3.62米),长辈们纷纷赞叹“高安真是身手了得啊”。可是大仓九郎却嘟囔道:“能像这样敏捷地打鼓的年轻人,估计日本还没有吧”高安回到房间,向旁边的年轻演员打听道:“大仓九郎殿下为首的长辈们是怎么评价我的?”“大家都说你身手最敏捷。”听到旁人这么回答,高安又问道:“那大仓九郎殿下说了什么?”旁边的人说:“他说‘估计高安没法像跳远这样身手敏捷地打鼓啊’”高安听后叹了口气,最后经过努力,终于成为自称高安道善、天下第一的太鼓演奏者,这便是大仓九郎所讲述的故事。
一个人如果一心一意地崇敬自己的主君,即使不成熟的人也会变得深谋远虑,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这就像在庭院里种植牡丹和芍药,如果养花人冬天围起护栏、春天施与肥料,待到花开时节,就会绽放出许多花朵;如果养花人冬天对花儿不闻不问,开出的花儿不但数量少,颜色也会很惨淡。
如果把主君比做养花人,把领地和仆人比做护栏和肥料,那么侍奉主君的武士就像牡丹和芍药。养花人施肥太多的话,牡丹和芍药反而会烧根倒伏。有人蒙受主君的恩惠、享受高官厚禄,最后竟然走上谋反的邪路。这种人就是所谓的两面三刀之徒,对世世代代恩泽本族的主君抱有谋反之心,怎么能说是好人呢,简直是见未所见、闻所未闻的坏人,根本不应该出现这种事。
如前所述,高安之所以受到大仓九郎的激励、成为天下第一的太鼓演奏者,是因为他时时怀有建立功绩的远大志向,所以连比赛跳高的时候都会留意大仓九郎对自己才能的评论,而正是因为留意别人对自己才能的评论,高安才能成为打鼓的高手。同样的,作为一名武士,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应牢牢记住自己的本职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和尽忠尽职、献身主君联系起来。
最近日本国出名的武将无论出身贵贱,从十二、三岁开始行为举止就不同凡响。在下打算在品第六(下一章)里写一写自己听说的这些武将不可思议之处。总的来说,一名武士应该学习各种各样的武艺,包括如何引弓射箭、推算敌人军队的总人数、探查敌方动静等等。只有具备这些技能,时刻准备着上阵杀敌夺取功名,以奋勇战斗为荣耀,为主君效忠到底,才能被称为一名优秀的武士。这就像高安以比赛跳高这种日常游乐为契机,巩固自己的本职工作——太鼓演奏一样啊。
在下虽然因为笨而被同僚说三道四,但一直认真地遵照上意侍奉主君,因此在下以区区农民之子的身份蒙受信玄公的恩宠,被封为高坂弹正,蒙主公赐予同心三百五十骑、自己身边九十余骑,共计统领四百五十骑武士。在信浓的川中岛担任城代时,遵照信玄公“让川中岛周边的武士都归顺武田家麾下”的命令,在下能召集七百余骑武士前往信浓与越后边境参加会战。
武田家将家中最弱的在下配置在北信浓边境对抗武田家第一强敌长尾(上杉)谦信公。十五年以来,趁着川中岛合战我方大胜的大好形势,在下作为大将,率领川中岛一带直至长沼、饭山的武田领地内的武士们越过越后边境放火,把越后边境当做自家后院来去自如,甚至一度逼近谦信公居城春日山城附近七八十里处,同时还把越后的老百姓抓过来让他们在武田领地上干活。在下能取得这些功绩,全蒙信玄公至高无上的威信所赐啊。
就像上文说的那样,如果充分地施与肥料,牡丹和芍药就会开出又多又美、绚丽夺目的花朵。即使在下年轻时谋略不足,被同僚们冷落,但依靠对主公的崇敬,现在就像被精心呵护的牡丹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受到了同僚们“高坂弹正果然有深谋远虑”的评价。在下以前被同僚说三道四,反而因祸得福了呢。这既是因为主公对在下爱护有加,也是因为在下能忍受同辈的嘲讽和轻视。这不正是古人说的“胯下之辱乃小辱,汉室之功乃大功”吗。 发布于 2018-08-31 20:51:05

爱睡觉的妹仔:长筱之战 (二)决战前夜
甲阳军鉴 品第十四
(前略)
据阿部加贺守(即阿部胜宝,胜赖的近臣)说,在长筱合战前,马场美浓守、山县三郎兵卫和内藤修理三人曾向胜赖公提出三条谏言。其中第一条是:“当遇到人数大大多于己方的敌人时,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正面冲突。因此,我方首先应向甲斐撤退,若织田德川联军趁势追击,我方可将敌军引入信浓境内再进行反击,这样一来,即使敌方人数占优势,战斗的胜利也必将属于我方。“
然而,长坂长闲却说:“武田家自新罗三郎义光公以来,直至二十七代信玄公为止,在战场上被敌军吓得撤兵的事情还未曾有过。如今到了第二十八代胜赖公,却要临阵撤退,这会让大家怎么想呢?”胜赖公也赞同长坂长闲的意见,没有撤兵。
马场美浓守接着说到:“那么向长筱城进军,一口气攻下它怎么样?如果强行攻城,我军的死伤者估计只有千余人左右。也就是说,长筱城内的洋枪估计最多也就五百挺,如果我们一口气攻进去,在敌方第一轮洋枪射击中损失五百人,加上第二轮射击死伤的五百人,我军伤亡人数可以控制在千人左右,这样或许就能以最小的代价攻下长筱城。借着胜利攻陷长筱城的机会,我军就可以退兵了。”
长坂长闲又反驳道:“有道是‘我方牺牲一人等于给敌方增加了千人兵力’。我方和规模如此庞大的敌军作战,仅仅在攻城战中就损失千余人,这样做的效果好吗?”这一次,胜赖公也认为长坂长闲说的是对的。
马场美浓守又提议道:“那么,我军攻下长筱城、逐出盘踞在城中的敌人后,由胜赖公坐镇城内,以逍遥轩(武田信廉)为首的武田一族在其后布下阵营,我军主力在山县、内藤和在下三人带领下渡河,与敌军展开持久战的话,我方离信浓比较近,物资运送便利,而敌军就算算上河内、和泉的兵力,也很难打持久战,这样一来,信长不久之后就会退兵吧。”
可是长坂长闲却说:“你说的不对吧,像信长这样的武将怎么会无功而返呢,万一他真的打过来怎么办?”马场答道:“那就只有和他决一死战了。”“反正对方先动手也是打,我方先动手也是打,不都一样吗?”长坂长闲反问道。听了长坂的反驳,胜赖公不禁深深点头同意,向八幡太郎义家公传下的御旗、新罗三郎义光公传下的楯无铠甲发誓:“请御旗、楯无铠作证,明天一定会与敌军决一死战!”
依照武田家的惯例,无论主公的决定正确与否,一旦在祖传之宝御旗、楯无铠面前发过誓,就不能再更改了。胜赖公立下誓言之后,众将士异口同声道:“属下遵命!”
这场天正三年(公元1575年)五月二十一日发生的决战历时六个小时,武田军一度攻至织田德川联军设立的栅栏前。武田军右翼前锋是马场美浓守,随后是真田源太左卫门(真田信纲)和真田兵部介(真田昌辉)兄弟、土屋右卫门尉(土屋昌次)、穴山信君,最后是一条殿(一条信龙),一共五支部队;左翼以山县为前锋,同样是五支部队;中间五支部队,以内藤为首。每支部队以骑马武将带队,七八名骑兵紧随其后,接着是全副武装的步兵,作战方式是每次进攻由一支部队发起,长驱直入攻入敌方大军之中。决战当天,右翼的土屋、一条殿和穴山率领的部队曾经一度攻破信长家老佐久间右卫门(佐久间信盛)阵营设立的第二重栅栏,然而由于寡不敌众,加上栅栏有三重之多,冲锋陷阵的武田军将士们就像在攻城战中一样,不断牺牲在敌军的洋枪射击之下。 发布于 2018-08-31 20:50:40

爱睡觉的妹仔:长筱之战 (一)信长出兵
甲阳军鉴 品第五十二
胜赖公从信州(信浓)出发,途经远州(远江)的平山,来到三州(三河)一个叫做宇利的地方,开始围攻奥平氏驻守的长筱城。
家康几次向长筱城派出援兵,却无一例外地被山县三郎兵卫的部队击退,于是只好派谱代旗本小栗大六为使者,向信长求援。然而,即使家康一再派信使催促,信长却对求援信无动于衷。
家康第三次派小栗大六出使时,授意他向信长转达自己的心意:
在下与您曾经结下誓言,约定一方若有难另一方必当鼎力相助。自江州箕作之战以来,在下一直铭记这誓言,在若狭、姊川等多场战斗中助您一臂之力。然而,这次苦战若无信长公您倾力相助,不但我等会将远州拱手相让与胜赖公,甚至三河举国上下也会心甘情愿与四郎殿下缔结盟约啊。
此次长筱一战如果没有您的支援,就等于是您抛弃了与在下结下的盟约。当真如此的话,在下万番无奈之下只能无视之前许下的诺言,转而与胜赖结盟。为了拿回远州,我方将作为先头部队为四郎殿下攻打尾张。想必以四郎殿下为总大将的武田德川联军在我等的奋勇战斗下,顷刻间就会将尾张一国收入囊中吧。
家康特地交代小栗大六,在向矢部善七(注:即矢部家定,信长的近侍)转达这番话时切不可直说,但又要说明事情的严重性,以引起信长的关注。
其实这个时候信长已经派家老毛利河内守(毛利秀赖)和佐久间右卫门(佐久间信盛)前往支援家康,但这一批援兵被困在三州的长泽,无法及时到达。此时,小栗大六赶到岐阜,向织田方解释家康公本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使者催促,这次只是想恳请信长公本人亲自出阵,所以才特地前来,同时暗示若无援兵,德川方有可能反水。
信长听了矢部善七的转述,听出家康口信中的真意,终于决定出阵了。连信长公这样优秀的武将都亲自出阵征讨年轻气盛的胜赖公的消息,在家康的援军吃了败仗后五十天内就传到了长筱战场。
在长筱武田军阵营内,武田家老马场美浓守(马场信春)、内藤修理(内藤昌丰)、山县三郎兵卫(山县昌景)、小山田兵卫尉(小山田信茂)、原隼人(原昌胤)和其余家臣纷纷进言,表示“这样一来,再与敌军作战已经没有意义了”,然而馆主胜赖公和长坂长闲(长坂光坚)、迹部大炊助(迹部胜资)却决定与联军开战。
当时只有三十岁的馆主大人认为长坂和迹部的建议是最佳选择,于是向武田家祖传家宝御旗和楯无铠发誓“我军绝不会停止明日与织田德川联军的决战”。既然在御旗和楯无铠面前发下如此重誓,家臣们谁都没法提出反对意见了。于是,天正三年(1575年)五月二十一日,以三十岁的胜赖公为大将、兵力一万五千人的武田军在三河的长筱与织田、德川联军总计十万人展开了决战。这一年,敌方大将信长四十二岁,其子城介殿(织田信忠)二十岁,城介殿的弟弟(织田信雄)十八岁;家康三十四岁,其子(松平信康)十七岁。
(待续) 发布于 2018-08-31 20:50:30

勇气的羁绊:说实话,虽然甲阳军鉴真实度一直受怀疑,但国内怎么连翻译都没有? 发布于 2018-08-29 20:10:30

凝视朝阳的兔子:有中文版就最好啦 发布于 2018-08-29 19:10:35

爱睡觉的妹仔:可笑又可怜的虎爹和孙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甲阳军鉴 品第五十一
(前略)
胜赖公率领的队伍越过平山,进入了信州的伊奈。就在这里,八十一岁的信虎公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孙子胜赖公。按理说本应将信虎公迎回甲州会面,但长坂长闲提出,信虎公是个脾气暴躁、无法以常理测度的武士,即使上了岁数也不可对其掉以轻心。加上目前家中还有逍遥轩(武田信廉)、一条殿(一条信龙)、兵库殿(河窪信实)、典厩(武田信丰)、穴山殿(穴山信君)等等武田亲族,若老人家对亲孙子心怀不满,极有可能发生政变。由此,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就定在了信州的伊奈。
会面当天,长坂长闲坐在胜赖公对面,当被问到胜赖公的母亲是谁时,长闲回答道:胜赖公是诹访赖茂(赖重)女儿的孩子。信虎公微露不悦之色,又问胜赖公今年几岁,长闲回答说今年二十九岁了。此后信虎公问到家中侍大将的情况,才发现重臣们都改过名,没有一人沿用自己上一辈的姓氏:工藤源左卫门改名为内藤修理;教来石民部改为马场美浓守;饭富兵部的弟弟如今名为山县三郎兵卫。信虎公又问高坂弹正是谁,在场的人回答说弹正原是伊泽(山梨县笛吹市石和町)百姓春日大隅的儿子。信虎公听后,感慨道:将平民百姓提拔至如此高的地位,信玄和我的想法果然不一样啊。
接下来信虎公把武田家的祖传名刀“左文字源庆”放在房间里紧挨侧壁的案台上,说自己已是八十一岁的老者,从四十五岁离开甲州算起,到现在已有三十七年,想就此回归故乡。因为是和亲孙子胜赖公见面,所以在房间里放上武田家的祖传名刀也是理所当然的。
接着信虎公拔出名刀,说道:我曾经用这把刀斩了五十多人,其中内藤修理那小子的哥哥就是被我用这把刀从肩膀到腰部一个袈裟斩劈死的。信虎公说完,拿着明晃晃的左文字宝刀,准备当场来一个袈裟斩给胜赖公做个示范,在座众人登时被吓得目瞪口呆、不敢直视。就在这当口,一位名为小笠原庆菴的勇士趁机以自己也想看看武田家祖传名刀为借口走到信虎公身边,挡在他与胜赖公之间,强行夺过宝刀收入刀鞘中,恭恭敬敬地交给长闲。
当年信玄公看中这位小笠原庆菴为人可靠,任命他为御咄众(注:又写作御伽众,陪伴主君聊天打发时间的侧近),时常与他聊天,挑选出席重要场合的随从时也常常选择庆菴。能慧眼识珠选拔出庆菴这样的勇者,不愧是受大家尊敬的信玄公啊!
此后胜赖公马上启程返回甲府,并说长坂长闲判断得没错,让信虎公滞留在伊奈真是太对了。信虎公不久后就去世了。 发布于 2018-08-29 19:04:10

更多《信长之野望》【翻译】甲阳军鉴 中文摘译相关问题

问题:《信长之野望》【翻译】甲阳军鉴 中文摘译

回答:回复 一拳老雞 不想跟你这种没教养的东 西多费口舌,你好自为之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为什么迹部胜资被称为佞臣??

回答:药王还是下料不够猛,下猛料才行,大小姐已经提醒过他了,药王的小餐馆做法在远月根本行不通,所以药王输了,要赢就要肯用猛料,什么贵整什么,这次做熊肉应该会改变吧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武田的赤备队有多少人

回答:你也别不信。黑胡子,小马哥等人。加个红发或者凯多。灭了当时的海军总部绰绰有余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秋山信友的智力问题

回答:这个漫画还是太可怕了,我没看下去。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胖虎可不可以立武田信繁的儿子信丰当继承人?

回答:既然故乡三人组的目的是夺回巨人之力,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把艾伦吃掉?多么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像艾伦他爸夺取始祖巨人之力那样。难道仅仅是因为主角光环?说不通。求解。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