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为什么分封这种逼百姓当兵的制度是好制度?
hxn888:西周时代,之所以是正宗的封建制,就是因为有一套成体系的等级制度,所谓的“礼乐”,为什么到了战国时代,被称为“礼乐崩坏”,就是这套制度被打破了。
周天子把自己的亲族,封为各种诸侯,就相当于把这些亲戚将为臣子(晋),让他们自己去开枝散叶,开宗立派,诸侯又把自己的亲族庶子将为卿大夫,让他们自己去开创家族(中行氏),卿大夫再把自己的子嗣分成嫡庶,分出很多小家族(荀氏,智氏等),着才是分封,层层分,分到最后,你自己都不好意思说你和周天子是一家了。 发布于 2019-05-02 06:19:32
hxn888:秦以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封制,有人说汉,西晋封了很多诸侯国,导致了七国之乱,八王之乱,但是其实,这种只是封国。
分封,今天我们很多人,把这两个字联起来,事实上,分和封是并行的,只有分和封同时,才是封建,不然只能是封。
举个例子,西周(正宗的分封)分了很多同姓和异姓的诸侯,姬姓诸侯,如早起的管,蔡,后来的晋,郑,燕,卫等,他们不但是有封地,而且分了家,虽然与周天子同出与姬姓,但是只要分出去了,就以封地为氏,久而久之,他们的子孙,就不再能成为姬姓,所以即使想造反,因为你已经不姓姬了,和天子分家了,所以你没有资格取代天子。
这种做法,就像日本,德川幕府的那些亲族除了御三家之外,其他的,你全称松平,你成了松平,就不是德川,你已经不是德川的正支了。
而西汉呢?那些诸侯王,虽然封出去了,却没有分,还都姓刘,这就有问题了,你姓刘,我也姓刘,你当得了皇帝,我也能当,后来的西晋也是如此,大家都是司马,所以这不是分封,顶多叫封。
假如西汉,吴王刘濞,封王之后,汉高祖告诉他,对不起,你不可以再姓刘了,你去姓吴!因为你已经分家了,你看看他还敢造反吗?他的子孙全得姓吴,他造反天下谁还鸟他?
所以说,分封分封,要先分了,才能封,只封不分,天下大乱。分是指分家,分宗,把你的家族从大宗里分出去,然后去你的封地,几代之后,你家就不再是和天子同姓了。 发布于 2019-05-02 06:17:52
爱吃饼干来二发:凭撒分封的人就一直和平搞内政?人是有野心的,互相吃掉不又是集权了。。。 发布于 2019-05-02 06:13:42
林中雪飞:再补充一句,笔杆子历来在地方贵族手里,他们当然说分封好,不过不能用当年制度的现代变体评判 发布于 2019-05-02 06:10:22
欣即恺:我发现这楼好多人最好去了解一下中央集权制,封建制,中央集权砖制,连邦制再说哪个好,好多人把中央集权制和中央集权砖制混为一谈,把古代封建制与连邦制有混为一谈,md,好多敏感词 发布于 2019-05-02 06:09:22
弗洛伊德在中国:刚才在解压游戏,所以打了这么多字。 发布于 2019-05-02 06:03:02
弗洛伊德在中国:呵呵……不知道题主说的是哪个概念。封建者封邦建国,像秦以前的那些诸侯国比如燕、齐、卫等都是封建国家,秦以前是封建制。秦时全面实行郡县制,这时没有诸侯国。汉高帝建国,起初封建功臣、皇族为诸侯,封建制和郡县制并行。但不久高帝担忧群雄复起、诸侯纷争,于是大肆屠戮功臣,于是有白马之盟,非皇族者不得为王,否则天下共击之。从此以后的朝代,大都遵循这个原则,即大行郡县制而夹以有限的分封皇族为王的封建制,然则这种分封已不同于秦以前的封建。秦以前的诸侯在国内可以称孤道寡、可以征税、可以拥有军队、可以有自己的一套官僚系统,也就是说拥有财政军权,名为诸侯,实为一独立国家,于是才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此类的封建制如果延续下来,则今日之中国必然诸国林立,为事实上之欧洲局面。汉武帝以后之分封诸侯国,名为诸侯,实为朝廷之下之一臣僚,盖因其无独立之财政军权,即使偶有军权,也是有限之军权,如明初燕王朱棣,起兵之时犹要杀死监视其国之领兵将军。而秦以前则不然,中央周朝盛时,也就偶尔朝贡、偶尔派兵协助周天子征伐不从者,其国内官员全由诸侯任免、其国内税收概不上交、其拥有独立之军队,于是周衰时,各国自行其事。 发布于 2019-05-02 06:02:32
胡乱飞翔: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坏,都是比出来的。封建体系的好处是权力与责任对等(科举官僚唯上不唯下,眼睛往上看,短期行为的政季工程或捞一把就走的短期行为比较多,但封建主一般不会竭泽而渔去糟蹋自己子孙的地盘,这就是有股东和期权的管理层与纯拿工资的职业打工仔的心态区别),并且时刻处于竞争压力中,对军事和文化的停滞等于自杀(而大一统状态下的统治者是希望维护停滞状态的),对民间的控制力和思想空支也不会到位。孔子鲁国混不下去可以去陈楚,换了秦以后,他得罪统治者就没处可去(神罗如果也是大一统的话路德早给砍头了)。但封建制度也有大弊病,一是战争频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百年太平dog日子不容易;二是社会缺乏流动性,贵族让其他阶层只能搞自己的行会,却无法染指政治军事。这种情况直到义务征兵制度普及后才被打破 发布于 2019-05-02 06:02:12
刘禅是我:题主中国古代王朝还有遥役,可以了解一下。 发布于 2019-05-02 05:35:42
Qzone27841528:首先分封和中集两种方式和好坏都没关系,这是伪命题。这两种方式只影响金字塔顶端的分配,金字塔中间和底层都不参与,制度的好坏,看强不强国,看金字塔下面的平均数是不是提升。唐朝的节度使,清朝的中央集权,都同样有盛世有“中兴”有衰败,所以分封和中集两种方式和好坏都没关系
其次从经济上来说,无论哪个朝代,用哪种方式掌权,对百姓的剥削都取决于上层的欲望。奢靡的上层会想出地税国税增值税印花税各种方式加税,想给底下减负只能靠约束统治集团的消费欲望,因为他们只是分蛋糕的人,并不产生价值。
最后,如果一个国家让百姓尽力的当兵或者进入体制内,那么他肯定不是好制度。例如60年代,或者隔壁先军家。但美帝家哪些强盛的,当兵和当官都不是主流。有趣的是38线北当兵了可以吃饱饭,38线南认为只有没能力的人才去混公务员。
总而言之,分蛋糕的人不生产蛋糕,分蛋糕的人不生产蛋糕,分蛋糕的人不生产蛋糕 发布于 2019-05-02 05:33:42
舞O一O夜:为了经验秀智商不可取 发布于 2019-05-02 05:33:32
土豪怒吼:因为对统治阶级来说,玩转分封比玩转中央集权容易,后者需要一套覆盖到基层的官僚治理体系。 发布于 2019-05-02 04:13:42
斯波诠直:考量一种政治体制好还是不好的唯一参照物只有国家本身。
只要能让国家强大,那么对这个国家来说它就是好的政治体制,反之就是不好的。
什么贵族,百姓,在政治中都只是国家体制下的附属品罢了。以他们作参照只会以偏概全盲人摸象。 发布于 2019-05-02 03:57:42
kinghai00:明治维新消灭了日本的分封制度。日本变得更强了 发布于 2019-05-02 03:56:42
欣即恺:无论对统治者还是平民来说当然是集权制更好,对统治者来说得到的权力财富更多,对国家而言各种资源更容易调配,境内相对安定商业也更为繁荣,大部分百姓也可以从兵役中解脱出来从事更多职业爱好,而且平民也有上升渠道,因此国家更为强大
分封制只是欲望更大而已,毕竟地盘越多财富越多,但实力弱小的多,平民生活更为凄惨,几乎人人又是农又是兵,完全是贵族私产,你这只看集权国家的腐败衰弱期,不看他们的强盛期的吗? 发布于 2019-05-02 03:48:02
威武曹操大人:集权的腐败必然大于分封?分封的竞争活力必然大于集权?少年别说得那么武断。看看欧洲的历史,一切都没绝对的。分封的最底层,还不是领主对领民集权?而集权的皇帝,也常常要顾及群臣的意见的。。。 发布于 2019-05-02 03:47:12
dw2567:分封制属于松散的邦联吧?大汉分封持续400年之后的百姓自称汉人 发布于 2019-05-02 03:43:12
武魁·元让:分封制比较能抑制土地兼并吧,毕竟小领主不会静静看着治下的地主拥有威胁自己的当量。 发布于 2019-05-02 03:37:42
发疯后果好严重:分封制看时间看地点实施,说什么明清时代玩儿纯分封制的都是石乐志,隔壁三哥还不够惨? 发布于 2019-05-02 03:33:12
圣女犹得嫁比邻:制度的好坏是对人民还是对统治者剥削有利而评判的? 发布于 2019-05-02 03:32:32
更多《信长之野望》为什么分封这种逼百姓当兵的制度是好制度?相关问题
问题:《信长之野望》为什么分封这种逼百姓当兵的制度是好制度?
回答:老铁,那个是10大J片吧,求真名啊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幕府以各种方法削弱诸大名。怎么把自己也削弱了。分封制下削藩最
回答:准确的说是画风还不错剧情不敢恭维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战国时代国持大名有权力分封自己的家臣吗
回答:架空的世界观不要太较真,认真你就输了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话说有人玩新大和史吗
回答:麻婆神父。。。 详情 >
问题:《信长之野望》按中国标准来看,德川家康的统一也不算真正的统一吧
回答:我看你终于不行了原来在你看来小惠没有和四宫食戟?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