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使命召唤:二战》

share
鄙人不对多人以及僵尸进行讨论,仅限于剧情。
本文首发于百度使命召唤吧
“你到底什么时候对于年货失去了购买的欲望?”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不得不提的是,购买使命召唤这款游戏似乎已经成了很多玩家的习惯性事件。之所以管使命召唤叫做“年货”,就是说明玩家们此事的习以为常。就事论事来讲,之前的每一作使命召唤都有不同的特色:二战、冷战、现代战争、未来战争......I组与T组在每一年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内容以及不同的感受。


有些经典终究难以遗忘
但是从2014年之后的三部作品都是与未来战争相关的作品,玩家们已经陷入了审美疲劳,甚至对此感到厌烦。所以当玩家听到使命召唤第13部作品还是未来战争题材的时候,玩家们实在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怒火,纷纷去预告片下面点了差评。当然原因不止这一个,还更可气的是动视居然把使命召唤4的重置版与新作一同发售,仿佛自己知道这款作品注定要扑街一样,但是死也要卖出去。所以油管上的那些差评表示了玩家们的态度,让其成为了使命召唤整个系列的绝对黑历史,顺便让隔壁的战地1大火了一把。

虽然后来的实际销量有些出乎人的意料,动视宣称自己是全球卖的最好的主机大作。而实际上在美国的实际售出销量使命召唤也比战地1要高。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使命召唤就可以沾沾自喜,他们实际上是开始走下坡路。如果再不进行创新与改进,使命召唤怕真的就是个dead game了。

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任务就交到了大锤的手上。关于大锤工作室我不做过多介绍,为大家找到了一篇文章。
*://baijiahao.baidu*/s?id=1566359885843798&wfr=spider&for=pc
不谈大锤之前的历史,我们简单的来说COD11,这是大锤加入动视之后第一个完全自主开发的游戏。我并没有玩过他的多人以及僵尸,战役打了一半。当时给我的感觉很惊艳,大锤在画面效果上做的相当好,还有人物捕捉也做的很不错。当时他们还请来当时没有身败名裂的某人担任主要角色。

后来我听到大锤要自己出一部二战作品还是很惊讶的。毕竟使命召唤本身就是靠二战题材起家的,I组当年已经把二战的各大经典战役玩了一遍,而T组另辟蹊径,把二战的残酷演绎的淋漓尽致。那么大锤又能把二战演出什么样子呢?

店长时代:个人觉得CG 质量14,已经登峰造极了。某些画面以假乱真,跟真人照片似的。还有过场动画也很逼真 发布于 2018-08-14 15:48:53

芷璃破碎:确实,剧情突兀了点
但你得想一下大锤是在什么情况下做14的
13的阴云尚未消散,大锤此时任重道远
你在这种高压情况下做14你也一样受不了 发布于 2018-08-12 00:04:13

qkm819487833:我是30楼 14单人枪种类是少了点 满地都是98K 左轮还是剧情给的 想捡把汤姆森都捡不到 发布于 2018-08-11 22:18:43

戰神之翼:都跨年了这帖子还没满30楼,看来COD真是不如从前那么人气爆棚了。不过题主分析的不错,很多观点我也认同。 发布于 2018-08-11 20:21:33

安嘉睦:总之剧情比战地1强 发布于 2018-08-11 19:15:23

weitaizu:大锤之前说这一部是回归本源。不过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回归本源而是一种倒退,就像10和9比是一种倒退一样,画面中看不见自己的脚,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战役中玩家无法自由配武器装备,关卡短而无聊,二战背景的多人没有科幻背景多人有娱乐性,t组和iw组做科幻题材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高游戏的娱乐性。这一点二战能比的。 发布于 2018-08-11 08:21:53

小炫双枪:感觉本作故事剧情不错的,画面也是有很大提高,,细节还是需要加强,解放那关,感觉德军实力眼瞎,根本没有间谍的感觉,还是无脑突突……还有中文字体的事,好别扭,下雨了武器不会带有雨水,爆头只有头部带血,登陆日用了5分钟就攻破海滩了,还有就是主角又变成无脚人了,12,13都能看到脚,这代怎么取消了,希望锤组能改 发布于 2018-08-10 04:00:13

19491001lzx:问下这游戏目前只能买正版玩吗 发布于 2018-08-09 19:38:33

xx6201120:本来这代打算继续未来战争的,中途被换成了二战。所以估计这个就是个半成品,从多人服装一开始有什么塔曼索夫等德国名字看来,有些npc根本就没有加上去。 发布于 2018-08-09 18:19:13

云海两万里:本来14不是二战的吧,中途突然被通知做二战的,不然可能要好很多的,可惜了 但还是不错我喜欢 发布于 2018-08-08 18:30:03

芷璃破碎:确实,剧情突兀了点
但你得想一下大锤是在什么情况下做14的
13的阴云尚未消散,大锤此时任重道远
你在这种高压情况下做14你也一样受不了 发布于 2018-08-08 16:20:08

qkm819487833:我是30楼 14单人枪种类是少了点 满地都是98K 左轮还是剧情给的 想捡把汤姆森都捡不到 发布于 2018-08-08 15:27:23

戰神之翼:都跨年了这帖子还没满30楼,看来COD真是不如从前那么人气爆棚了。不过题主分析的不错,很多观点我也认同。 发布于 2018-08-08 14:28:48

安嘉睦:总之剧情比战地1强 发布于 2018-08-08 13:55:43

weitaizu:大锤之前说这一部是回归本源。不过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回归本源而是一种倒退,就像10和9比是一种倒退一样,画面中看不见自己的脚,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战役中玩家无法自由配武器装备,关卡短而无聊,二战背景的多人没有科幻背景多人有娱乐性,t组和iw组做科幻题材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高游戏的娱乐性。这一点二战能比的。 发布于 2018-08-08 08:28:58

斯诺_维利亚斯:如果是普通厂商的作品,使命召唤14是过了及格线的,也许会被媒体杂志吹一波
但放到动视和大锤手上,刚过及格线的使命召唤14显然并不是什么非常值得称赞的事 发布于 2018-08-08 07:08:53

随便来个147:延迟太高游戏体验极差 发布于 2018-08-08 06:56:03

tslbio:今年的星战前线2的剧情让我想起了AW
大锤**就没有不被打脸过
另外13也就是个套了个科幻外衣的二战
就看明年T组的COD表现如何了 发布于 2018-08-07 23:40:13

w814820380:我个人对于苏械的看法还是刷枪BUG,这代单人直接套用的MP数据,而我个人打的时候直接满地98K,别的几乎没有,也许大锤后面赶工就没想修复,也许合计反正有缴获一说就糊弄过去了,毕竟这还是一个大部分人第一关过了就玩多人去了的游戏。
这代在哪里,有多少是仓促做的我不知道,但是他在销量重新扳回一局证明玩家对之前科幻的不耐烦和想玩步战的欲望,这代也的确暴露了大锤的开发力较T组和IW比还是低一些,希望未来的作品能够积攒更多的经验 发布于 2018-08-07 23:35:33

羽慧天使:动视应该学习一下UB,不必一年一部作品,可以2年出一部,用心做好一部,这样口碑有了,销量也有了,就不会显得剧情仓促赶工之嫌(可以参考UB的刺客信条-起源) 发布于 2018-08-07 23:29:53

小炫双枪:感觉本作故事剧情不错的,画面也是有很大提高,,细节还是需要加强,解放那关,感觉德军实力眼瞎,根本没有间谍的感觉,还是无脑突突……还有中文字体的事,好别扭,下雨了武器不会带有雨水,爆头只有头部带血,登陆日用了5分钟就攻破海滩了,还有就是主角又变成无脚人了,12,13都能看到脚,这代怎么取消了,希望锤组能改 发布于 2018-08-07 18:18:08

19491001lzx:问下这游戏目前只能买正版玩吗 发布于 2018-08-07 14:07:18

xx6201120:本来这代打算继续未来战争的,中途被换成了二战。所以估计这个就是个半成品,从多人服装一开始有什么塔曼索夫等德国名字看来,有些npc根本就没有加上去。 发布于 2018-08-07 13:27:38

云海两万里:本来14不是二战的吧,中途突然被通知做二战的,不然可能要好很多的,可惜了 但还是不错我喜欢 发布于 2018-08-07 01:33:03

斯诺_维利亚斯:如果是普通厂商的作品,使命召唤14是过了及格线的,也许会被媒体杂志吹一波
但放到动视和大锤手上,刚过及格线的使命召唤14显然并不是什么非常值得称赞的事 发布于 2018-08-06 19:52:28

随便来个147:延迟太高游戏体验极差 发布于 2018-08-06 19:46:03

tslbio:今年的星战前线2的剧情让我想起了AW
大锤**就没有不被打脸过
另外13也就是个套了个科幻外衣的二战
就看明年T组的COD表现如何了 发布于 2018-08-06 16:08:08

w814820380:我个人对于苏械的看法还是刷枪BUG,这代单人直接套用的MP数据,而我个人打的时候直接满地98K,别的几乎没有,也许大锤后面赶工就没想修复,也许合计反正有缴获一说就糊弄过去了,毕竟这还是一个大部分人第一关过了就玩多人去了的游戏。
这代在哪里,有多少是仓促做的我不知道,但是他在销量重新扳回一局证明玩家对之前科幻的不耐烦和想玩步战的欲望,这代也的确暴露了大锤的开发力较T组和IW比还是低一些,希望未来的作品能够积攒更多的经验 发布于 2018-08-06 16:05:48

羽慧天使:动视应该学习一下UB,不必一年一部作品,可以2年出一部,用心做好一部,这样口碑有了,销量也有了,就不会显得剧情仓促赶工之嫌(可以参考UB的刺客信条-起源) 发布于 2018-08-06 16:02:58

z359386903:我觉得只能说合格吧,毕竟有些关键人物地方衔接不是很好,有点生硬,不过讲道理,这部剧情我还是很喜欢的,没有前几作那种拯救美国拯救世界的夸张剧情,这种贴近普通士兵的剧情我更喜欢点虽说硬伤比较大 发布于 2018-08-06 15:32:38

529332281:大锤做剧情虎头蛇尾从AW就开始了。这一代特纳和皮尔森的争论完全可以作为整个游戏的核心思想去谈。如果谈的好不仅剧情会很感人还有深度,然而编剧很随意的就把特纳写死了,刻画皮尔森的转变也很突兀。只能说很可惜 发布于 2018-08-06 15:11:43

西方牛排皇:剧情还在水准的一部cod,格局太小,战场氛围的表现并不算太强,但整体体验应当是cod9一来最好的了(cod11后期剧情不崩其实也挺不错的
最后想吐槽一下为什么cod现在只做单一主角单一视角叙事了
当年MW最大的缺点就是玩家操控的人物经常全程透明人,现在倒好,讲故事只围着单一主角混,
做成cod5或cod7那种既有一个设定好的主角,又做到多视角叙事完善剧情顺便丰富游戏体验多好 发布于 2018-08-06 14:43:38

织田QJ:就单人剧情的评论什么的的确说得有参考价值(好吧,那么长我还没仔细看),不过要是能有多人 僵尸方面的评测就更好了。。毕竟3个方面都说到了,就很客观了。目前14这3个部分。。我自己都不好评价,爱恨交加。 发布于 2018-08-06 14:29:38

534926599:关于主角打猎啊,英雄回家,皮尔森当初损失自己部队的部分中间插入关卡的希望,老实说有就好了,不过,貌似这事三个组也就T组的bo1 有类似的做法,比如雷泽诺夫的回忆,梅森去五角大楼等场景很印象深刻
不过大锤没有做估计是开发时间问题吧,还好,对战役只觉得坦克手感烂其他都还好 发布于 2018-08-06 14:27:58

shhfch:首先,肯定你的大部分说法,从aw和wwii能看出大锤很有想法和创意,只不过讲故事的能力比起i组和t组还差不少,希望以后能更好吧。其次亚琛那个一关我想说明一下,为什么德军会杀自己的平民?亚琛在盟军攻下诺曼底后军方组织过撤退,而且是那种非常有秩序的撤退,但怎奈盟军进度太快,撤离后期开始变得混乱,亚琛这个城市因为一些历史和宗教原因很多居民不愿撤离,有的甚至把希望盟军解放他们。但这些没有撤走的平民会成为盟军的向导,所以德军开始杀害那些不愿走的人,有些人为了保命躲进了地下室,这才有游戏中的一幕。对于这一点大锤还原的还是不错的。 发布于 2018-08-06 14:24:03

wangchencfas:结语
最后,丹尼尔斯救下了祖斯曼,大家各自告老还乡,祖斯曼在医院踏踏实实的疗伤。

我怎么没看见第三条腿呢.jpg
重新返回德州的丹尼尔斯将获得的勋章放在了哥哥的墓前,之后与自己的爱人紧紧相拥。一个标准的大团圆结局。


纵观整部游戏,《使命召唤:二战》只能称得上是中庸之作。它的确有自己的怀旧与创新,但是不考究的历史,略显空洞的剧情都是他的缺点。不过无论怎么样,大锤交上了自己的一份答卷,成功挽回了一份颜面。,给这个品牌加上了一些筹码。
我还是非常期待未来使命召唤的发展,也希望看到大锤更好的使命召唤作品。

本人公众号SadDogParty,欢迎关注 发布于 2018-08-06 14:17:43

wangchencfas:到了最后一关我们才知道为什么丹尼尔斯有那么大的执念:因为他曾经的懦弱、胆小,他害死了自己的哥哥保罗。这也可以完全可以做一关打猎的场景,凸显丹尼尔斯的人物形象。可惜也只是在救下祖斯曼之前才放了这段CG,这样给我的感觉就是太晚了。跟皮尔森对峙的时候让主角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这样大家不都互相理解了吗?

所以让我觉得哭笑不得的是,丹尼尔斯真正的初衷并不是所谓的兄弟情,而是不为了让害死哥哥的行为不要重蹈覆辙——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不过最后还是靠最后说的话给掰了回来。

所以纵观整个剧情,这一代使命召唤输就输在了太杂了上面。如果大锤好好的塑造主角内心的情感与纠葛,加以辅之兄弟情。相比效果要比这种分散开来的剧情要好很多。 发布于 2018-08-06 14:17:33

wangchencfas:没有了特纳的干预,皮尔斯就显得肆无忌惮。丹尼尔斯接替特纳的职位后就对他冷嘲热讽百般刁难,这给士兵们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这些都可以理解。
其实隐隐已经预料到皮尔斯的反转了,但是没有想到恰恰反转在主角让皮尔森留他继续在排里战斗的时候,而且他的历史还是通过主角的嘴里说的,这才惹怒皮尔森说出了所有实情。


后来跟别人讨论的时候,都认为在这里完全可以加入一个关卡,把皮尔森经历的那些东西原原本本的叙述出来,而不是通过这样三言两语就轻描淡写的说出来。
最后一点我觉得是相比前面两点做的比较好的,就是主角的成长历程。可能在看起来主角还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那一个,但是通过一些隐藏的东西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弥。在一开始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丹尼尔斯看着被炸得血肉模糊的队友,强忍着恶心把炸药管从他的尸体下拿了出来;在后来爆破铁丝网的时候,丹尼尔斯第一次还没有接上,在队友的鼓励下才炸开。战斗结束后丹尼尔斯凝视着自己带着血的手,才意识到战争到底有多残酷。
你看,这塑造的多好啊!

再一次出现这样的场景后是许特根森林战役。丹尼尔斯被气浪吹翻在地,动不了身,在他即将放弃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端着步枪的牛仔,告诉他不要放弃。这就给了丹尼尔斯继续前进的动力。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他的哥哥保罗与丹尼尔斯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与此同时丹尼尔斯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得知特纳独自面对如山般的德军的时候,他死也不走,最后是被他的队友拽走的。

丹尼尔斯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想作为一名英雄回家,他讨厌这场该死的战争。但是由于皮尔森的存在,他肯定回不了家。这应该是战争中很多士兵的真实写照。
后来丹尼尔斯鲁莽的行为应该上军事法庭,但是由于他成功俘虏了一名德军让美军获得了关键情报,他可以作为一名英雄回家。这时候插入了一段丹尼尔斯作为英雄回家的CG。我还是那句话,像这种关键的场景我觉得不应该用CG代替,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短小的关卡出现。开着车告老还乡,路边都是居民亲切欢迎英雄归来;搂着自己已经怀孕的老婆,看看窗外的雪景。这其实是非常好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

然而大锤放这段CG的原因还是因为想回去救祖尔曼,所以才去激将法让皮尔森把自己留下来,甚至当着皮尔森的面把嘉奖令撕毁了。
发布于 2018-08-06 14:17:28

wangchencfas:强行战友情?别扭的长官冲突?不如好好塑造主角
可能最让我感到别扭的是战友之间的情谊了,主要是体现在祖斯曼与主角丹尼尔斯之间的关系。其实祖斯曼一开始都是在运兵船上被介绍的人之一,你很难发现他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无非就是在后来的一系列行动两个人互帮互助,也仅此而已。

但是到了后来突袭行动中祖斯曼被俘突然提升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与感情,显得非常突兀。我并不知道这是不是和祖斯曼的身份(德裔犹太人)有关系,但是为了营救祖斯曼居然违抗军令不执行任务,而是去救人。这个实在是让我摸不到头脑。人家长官说应该送你去军事法庭,你还说:“那您就送我去啊!”不是,这事你还有理了是吗?

我隐隐感觉到大锤想像塑造普莱斯队长与肥皂或者梅森与伍兹之间那样的关系,可是你得想想,这两对搭档之间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厚?那是经历过两到三部游戏才慢慢塑造出来的。为什么普莱斯队长在肥皂死的时候会如此愤怒差点毙了尤里?为什么伍兹在得知自己打了梅森之后会失去理智?这真不是几个章节就能出来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两位长官特纳与皮尔斯之间的冲突。不过再说之前,里面有两个人可是大有来头。主角丹尼尔斯的扮演者是乔纳斯塔克,出演过《美国众神》;而皮尔斯上尉正是变5中的诺克斯上尉,也就是现实中的乔士杜哈明。但愿这二位别跟史老爷子一样凉凉了。


皮尔斯和特纳是游戏中领导主角的二位长官。在一开始的游戏中,我能感受到皮尔斯很像兄弟连中训练E连的中尉和枪毙德军的中尉的结合体:雷厉风行,对待手下毫不手软,甚至让手下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惜付出大量的人力代价;而特纳是一个温和派的领导,关心手底下的士兵,为此不少与皮尔森发生冲突。在493高地攻坚战中,特纳与皮尔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实际上这也并不是他们两个的一次冲突,还有一次冲突是因为在营救平民上发生了分歧。



但是他们的冲突也就只有这两次了,作为剧情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这一冲突点上大锤塑造的很鸡肋,不说不行,说了你也讲不通,就是给人这样的一种很别扭的感觉。后来特纳负伤无法退下,自己舍命掩护美军撤退被德军击毙,而皮尔斯说了一句很荣幸与您共事,虽然这一句看起来包含了很多的情感,但是由于前期过少甚至临场的铺垫,就显得很干瘪。 发布于 2018-08-06 14:17:13

wangchencfas:还原历史?政治正确?载具操控差劲?没有战争感?
这四个问句是大家主要吐槽这代使命召唤中最为主要的方面,我们一个一个说。
首先是还原历史。大锤在自己谈单人战役的宣传片说要真实的还原历史,还原每一个细节。但是后来等到游戏一发售就被疯狂打脸,比如之前前文德军军服上清一色的铁十字勋章,挥舞的居然是法国国旗不是自由法国洛林十字旗;75馒头干不死四号等等。

我其实对这些倒不是没那么在意,但是让我很不满的是苏军枪械过多,导致德军自己家的枪倒是没出现多少。诺曼底上波波沙的子弹随便捡捡就满了,反倒是MP40倒是成了缺货品;到了突袭机场那一关守军人手一把SVT40,自己用的G43倒是不知道哪里去了。换而言之,这么多的苏军枪械一堆堆的上,反倒是德军经典的枪械没看见几把。虽然在第五代中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日军装备了过多的百式冲锋枪,但是相比于14这种行为还真不算什么了。这样做真的好吗?

紧接着就是政治正确。不否认的一点是政治正确在游戏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都有点不合情理。在这一作中你依然可以看到政治正确。黑人士官为了参战自愿降级;德国民众宁肯向美军求助也不向德军求助;祖斯曼强行给了德裔犹太人的身份,而他存在的意义无非就是翻译顺便被德国人抓走的时候顶嘴。我觉得这一切都没有必要,而且是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就拿民众这一点来说,他们又不是犹太人,他们为什么就不敢向自己的同袍德国人求助反而向“敌人”美国人救助,难道德国人就不能帮助民众撤离而只会杀了他们吗?普通的士兵也丧心病狂到党卫军那个程度?我理解不了。


然后该政治正确的地方你又不政治正确了。最后一关来一个突袭纳粹集中营,与正在屠杀犯人毁灭证据的德军交战,这样不也挺好的?然而大锤却选择让德军逃跑,留下一个空荡的集中营,用几张犯人的照片来表达。赶工的痕迹太明显了。

在游戏中你不止一次能操纵载具,包括吉普车、坦克、飞机、防空炮等等。但让我感觉最烂的是坦克和飞机的操控了。首先是坦克,你不能切换第三人称只能用第一人称,导致你的视野过于狭隘连敌人在哪都看不到。而且我在用键盘操控的时候发现坦克的转向也过于灵敏了,然而坦克炮塔的转向又太慢了。往往出现的情况时,你已经绕到敌人的后方然而炮塔却没有转过来,只会儿你又开始追求真实历史了?最可气的是人家虎王比你炮塔转速快多了,你还没开炮人家先轰你,造成了极差的游戏体验。我甚至遇到了我的炮管直接插到了虎王炮管里面的情况,活生生卡住了。这次你能死了吧!我打你炮管还不行!然而游戏设定只能攻击侧面或者后面,于是就活生生被他A脸打死了。游戏体验极差!同样是第一人称,为什么幽灵中的坦克操作就要好很多呢?

接着就是操控飞机了。我一开始看,哎,操控大奶瓶P47也挺好的,本以为是对敌作战结果居然是护送B17编队。真正一上手发现用鼠标操作飞机飞行上下左右实在是非常费劲,要吗就是转不了弯要吗就是移动的太快。好不容易转过来了吧,发现德军战斗机比你飞的快多了,咬上他们非常费劲。或许是为了简化难度,你锁定住一架敌人战斗机并靠近到一定距离就会开启跟随模式,你就会死死咬住它不放并且随着它移动。但如果你这会儿灵敏度调高可就惨了,本身你飞机就跟着它飞,如果这次你移动鼠标那飞机都不知道去哪儿了,目标早就跟丢了。我也不希望你的飞行手感做的跟战地一样,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干脆就别做了。踏踏实实当个B17球型炮塔的机枪手也挺好。

最后是战争场景不够宏大。这一点我觉得还好,诺曼底滩头被炸的血肉模糊的队友,还有让你压得抬不起头的机*,的确让我感受到了那种被压制着殴打的感觉;包括到了后来许特根森林战役,在一片浓雾之中打垮德军的进攻,应付浓雾中的狙击手,既视感还是强烈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论调的出现?我觉得还是这种消费过度情况的出现。在前面几代使命召唤中甚至是其他经典游戏、电影中都出现过类似的场景与画面,而且这些早期的作品都能把场面刻画得很到位。但是这一部使命召唤所出现的场景都是之前已经有过的,你与之前作品相对比那一定就有不足一样。尽管滩头登陆相对来说做得挺好了,但是相比于2代的攀悬崖,5代的呼叫炮击轰炸日军还是差上一些。
这种情况其实与之前使命召唤的落败很相似。就跟之前提到的一样,未来战争用多了玩家玩烦了,可是回归了二战这些经典场景你也是绕不过去的,这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或许有人会问了,那么能不能向使命召唤1或者战火兄弟连一样,我就把一个战役说精了。我觉得不太可能,这样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任务重复冗杂等等。现在使命召唤一直走的快餐路线很明显是不搭调的。尽管场景多,但是总比你在一个地方突突突好吧。(笑) 发布于 2018-08-06 14:16:58

wangchencfas:我认为最好的两关
第一个我认为最好的是法国巴黎的那一关。这一关糅合了一些galgame中的元素、传统的COD潜入以及突袭、清理与防御战。一开始玩家作为一名女特工必须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身份信息,不然遇到德军军官盘问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该选什么。到处在盖世太保的营地中走走转转,这个氛围的确做的很好。

而且女主角还能做一些额外的任务,在搜索到地下时会发现德军士兵正在虐待一些抵抗组织的成员。这时候女主角就可以选择杀死德国士兵救下反抗人员,让他们在这里准备里应外合。

故事在女主身份被揭穿之后发生了转折。在女主角身份被德军长官海德里希暴露后,女主角通过反杀杀死了长官,然后回归到经典的COD的潜入关卡,在两个大门中安放炸弹。

最后画面一转,男主角的突击小队成功与女特工里应外合。一路突突突,清剿德军,防御德军反攻等等。到了最后整个大楼被肃清,烟花绽放在巴黎的上空,我感觉这还是挺好的。


另外我觉得不错的一关时亚琛这一关。在这一关中男主角独自返回去寻找一个落下的小姑娘,而德军则再一次占领了主角所在的教堂。男主角需要抱着小女孩躲避德军的搜捕,成功与门外反攻的美军会合。听起来很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里切尔诺贝利那关普莱斯背着麦克米兰对不对?有不同的是,普莱斯可以把麦克米兰放下来,而麦克米兰也可以提供火力支援。而这一关中是全程都不能把小女孩放下来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一小段太短了,不然我觉得能做的更出彩。 发布于 2018-08-06 14:16:43

wangchencfas: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一些细小的怀旧细节外,这一部使命召唤的关卡上选择了很多十分经典的场景。比如诺曼底登陆、突出部战役。这些场景都在之前I组出品的使命召唤中出现过。


在游戏机制上,这一作重新回归了1代中的血条方法,这就意味着玩家不能向之前一样突突突一阵红光后呼两口气就重新回归战场了,而必须精打细算规划好血量,找到每一个能用的血包,并且依靠自己队友的帮忙。
这里就提到大锤的创新之处了。大锤给主角的队友们都安排了技能,有的能给血包,有的给弹药,有的能给手榴弹与烟雾弹,还有的能呼叫迫击炮小队提供支援。大锤通过这个方式把队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他们不光光能与你一同作战,还能给主角提供帮助。但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完技能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也可以通过完成杀敌或者英雄时刻来减少缓冲时间。

刚才我们提到了游戏中的英雄时刻,那么什么是英雄时刻呢?主要分三个:一个是看见友军与德军肉搏时主角帮助击杀德军,就会完成一个英雄时刻;还有一个是将受伤的队友拖到安全的位置上;最后一个是成功俘虏投降的德军。这些东西都是之前使命召唤都没有的。但是在我看来其实这三样都没有卵用,一个体现美国大兵英勇无畏互助互爱,一个体现德国士兵微小的人性?我觉得没必要。 发布于 2018-08-06 14:16:38

wangchencfas:怀旧风中的创新
打开《使命召唤:二战》,我真的是惊着了。黑白的游戏场面一段一段的往外放,特别有复古的感觉。

但让我惊到了的是字体,原来民间汉化组或者《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使命召唤:无限战争》官方汉化中,我们所见到的都是宋体或者是雅黑。而到了这一作中却用了楷体。

可能有些人看了这个字体可能觉得并不舒服,毕竟跟之前系列用的自已差别太大了,个人感觉不太好看。但是我觉得这有一种浓浓的历史感,总觉得似曾相识。后来特意上网查了一下,一些民国时期海报上的字正是用楷体书写的。


在每一关的开头,我们都能看到每一关的关卡上有一条细细的红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致敬经典的电影《细细的红线》——在我看过的电影中这是第一个用这种标识与标题相映衬。包括经典的美剧《兄弟连》、育碧出品的二战游戏《战火兄弟连》系列都采用了类似的手法。这可以称之为怀旧。


发布于 2018-08-06 14:16:28

更多我眼中的《使命召唤:二战》相关问题

问题:我眼中的《使命召唤:二战》

回答:升级后的小杰和索尼克55开,而ONE表示索尼克哪怕用刀也未必干的掉深海王...没升级的小杰就算不大意对上深海王也基本没有胜算。 详情 >

问题:《使命召唤》众所周知苏军不是盟军

回答:现一席不清楚,后面出两个前一席,顺便老爹当年第二席,实力大概就这样吧。。 详情 >

问题:《使命召唤》2021是二战?注油枪暴打现代**可能性微存?

回答:所以才没什么啊,类似臭豆腐什么的,口怕的是看起来好吃但却能把你送到另一个世界的。。 详情 >

问题:《使命召唤》听说18是二战??那不是赶人去战地

回答:原作97话,动漫之家也有的 详情 >

问题:使命召唤二战改名叫冲锋召唤得了

回答:除了药王外全输了,然后药爹出现了把他们带去特训。之后就是套路了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