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魂》【围棋小常识】围棋的起源&棋士的称号
夏天的风O: 下面是有关本因坊的起源的说~
本因坊是日本最大也最有影响的围棋世家,江户时代的围棋四大家之首。日本古代围棋史上的十位名人中,七位出自本因坊。“本因坊”本来是日本京都寂光寺中的七坊之一,僧人日海(后来的初代本因坊算砂)所居之处。庆长8年(1603)2月12日,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日海前往祝贺,与家康下了一局授五子棋。此后日海倍受家康宠遇。同年10月,德川家康返回江户,日海随同前往,遂正式以“本因坊”为姓,并改名为算砂。日海与本因坊算砂是同一人,日海为法名,本因坊算砂为棋家之名,“本因坊”是姓氏。
自一世本因坊算砂开始,在本因坊世家(相当于日本最大的围棋门派)内开始棋艺的教授和相传,掌门人就称为“本因坊”,世代相袭。其继承人称为“迹目”,日本棋史书籍(比如《坐隐谈丛》)中有时也用“嗣子”或“养子”等更通俗的说法。
一世本因坊时,织田信长曾赐封日海为日本围棋史上首位名人,日本在执政者认同下建立起正规的棋士体系,这也使围棋在日本真正得到了发展。而日海所开创的本因坊家族,从那时起作为日本围棋界的核心,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将“本因坊”头衔赠予日本棋院为止。
江户时代的其他围棋三大家为:井上、安井、林。但从围棋实力等方面来讲,这三家远远不及同时代的本因坊世家。 发布于 2019-10-17 09:51:59
夏天的风O:这是本因坊秀策的墓哦,虽然我没看到囧字的说,但是终于看到它长什么样了 发布于 2019-10-17 09:51:39
夏天的风O:偶的QQ是1065911289,想知道的亲可以加我~ 发布于 2019-10-17 07:08:19
夏天的风O:如果大家需要的话可以直接call我随时都在~ 发布于 2019-10-17 06:55:49
夏天的风O:如果你现在需要的话,偶也可以给你发的说~ 发布于 2019-10-17 06:52:39
槐其云:当然来!多发点 发布于 2019-10-17 06:52:09
夏天的风O:我准备明天发历史上有名的棋士,可以来看哟~ 发布于 2019-10-17 06:51:29
槐其云:太好了,长见识了。正是我所需要的~!还有吗? 发布于 2019-10-17 06:51:19
夏天的风O:额,如果觉得不好的话就54我吧= = 发布于 2019-10-17 06:49:29
夏天的风O:不知道吧主觉得怎么样呢,如果可以的话……嘿嘿,给我申个精呗 发布于 2019-10-17 06:41:49
夏天的风O:= =,我没学围棋的说~那个靠智商的东西偶不会= = 发布于 2019-10-17 06:23:29
本因坊阿光:我业余1段,你几段? 发布于 2019-10-17 06:12:19
夏天的风O:没人鸟吗- -,偶可是找了好久的说~ 发布于 2019-10-17 06:11:19
夏天的风O:麻烦各位13~17L就不要看了- - 发布于 2019-10-17 05:59:49
夏天的风O:一下子多了这么多= =,百度果然抽风了 发布于 2019-10-17 05:59:29
夏天的风O: 感觉吧里似乎没什么关于围棋的帖子,那我就发一个好咯~
说到神秘主义气息,从围棋的起源就颇能看出几分端倪。谈围棋的起源并不是出于考据的需要,事实上也无从考据。中国文化是讲究追根溯源的,如神农尝百草,又教民耕种,伏羲则织成第一张渔网,木匠把鲁班称为祖师爷,就是连唱戏卖身的,也各有各的神灵保佑。相比而言,围棋的来历则模糊许多。较为流行得说法是尧为了调教自己的儿子丹朱,将围棋传授于他。不过这种传说对围棋不是什么幸事,还是忽略的好,因为丹朱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好角色,尚书中记载得一清二楚,如果硬要把围棋和丹朱联系起来,大概只能说明孔孟先哲见地深刻:围棋非养性,实乃乱性。
发布于 2019-10-17 05:57:19
夏天的风O: 感觉吧里似乎没什么关于围棋的帖子,那我就发一个好咯~
说到神秘主义气息,从围棋的起源就颇能看出几分端倪。谈围棋的起源并不是出于考据的需要,事实上也无从考据。中国文化是讲究追根溯源的,如神农尝百草,又教民耕种,伏羲则织成第一张渔网,木匠把鲁班称为祖师爷,就是连唱戏卖身的,也各有各的神灵保佑。相比而言,围棋的来历则模糊许多。较为流行得说法是尧为了调教自己的儿子丹朱,将围棋传授于他。不过这种传说对围棋不是什么幸事,还是忽略的好,因为丹朱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好角色,尚书中记载得一清二楚,如果硬要把围棋和丹朱联系起来,大概只能说明孔孟先哲见地深刻:围棋非养性,实乃乱性。
吴清源在自传“天外有天”中认为围棋一开始是占卜天象的工具,而不是竞技的工具。这大概是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说法。古人以坐标的方式记测天体位置,于是有了棋盘的雏形,而那些记载天体的坐标点,就是原始的棋子。从这个逻辑推断,围棋的雏形大概只有一色棋子。
发布于 2019-10-17 05:57:19
夏天的风O: 感觉吧里似乎没什么关于围棋的帖子,那我就发一个好咯~
说到神秘主义气息,从围棋的起源就颇能看出几分端倪。谈围棋的起源并不是出于考据的需要,事实上也无从考据。中国文化是讲究追根溯源的,如神农尝百草,又教民耕种,伏羲则织成第一张渔网,木匠把鲁班称为祖师爷,就是连唱戏卖身的,也各有各的神灵保佑。相比而言,围棋的来历则模糊许多。较为流行得说法是尧为了调教自己的儿子丹朱,将围棋传授于他。不过这种传说对围棋不是什么幸事,还是忽略的好,因为丹朱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好角色,尚书中记载得一清二楚,如果硬要把围棋和丹朱联系起来,大概只能说明孔孟先哲见地深刻:围棋非养性,实乃乱性。
吴清源在自传“天外有天”中认为围棋一开始是占卜天象的工具,而不是竞技的工具。这大概是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说法。古人以坐标的方式记测天体位置,于是有了棋盘的雏形,而那些记载天体的坐标点,就是原始的棋子。从这个逻辑推断,围棋的雏形大概只有一色棋子。
围棋又名黑白棋,显然必须有一个一色到双色的过渡,而从天文的角度考虑,也颇顺理成章。天体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四季不停地变化,为了反映出这种变化,更是为了探究这种变化的规律,于是古人开始在一个棋盘上放置双色棋子以进行比较研究,就这样,围棋的棋子开始了相互间最初的接触。 发布于 2019-10-17 05:57:19
夏天的风O:说到神秘主义气息,从围棋的起源就颇能看出几分端倪。谈围棋的起源并不是出于考据的需要,事实上也无从考据。中国文化是讲究追根溯源的,如神农尝百草,又教民耕种,伏羲则织成第一张渔网,木匠把鲁班称为祖师爷,就是连唱戏卖身的,也各有各的神灵保佑。相比而言,围棋的来历则模糊许多。较为流行得说法是尧为了调教自己的儿子丹朱,将围棋传授于他。不过这种传说对围棋不是什么幸事,还是忽略的好,因为丹朱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好角色,尚书中记载得一清二楚,如果硬要把围棋和丹朱联系起来,大概只能说明孔孟先哲见地深刻:围棋非养性,实乃乱性。
吴清源在自传“天外有天”中认为围棋一开始是占卜天象的工具,而不是竞技的工具。这大概是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说法。古人以坐标的方式记测天体位置,于是有了棋盘的雏形,而那些记载天体的坐标点,就是原始的棋子。从这个逻辑推断,围棋的雏形大概只有一色棋子。
围棋又名黑白棋,显然必须有一个一色到双色的过渡,而从天文的角度考虑,也颇顺理成章。天体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四季不停地变化,为了反映出这种变化,更是为了探究这种变化的规律,于是古人开始在一个棋盘上放置双色棋子以进行比较研究,就这样,围棋的棋子开始了相互间最初的接触。
但即便如此,围棋仍然只是一个天象记录仪,是什么力量把它推向竞技层次的呢?我想,那是占卜预测的力量,一种人类生来具备的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在任何一种人类文化中,天文和占卜都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说天文是是深不可究的客观存在,那么占卜则是人类一种主观自觉的,欲凌驾于客观之上的心灵力量。当康德望着漫天繁星,为体会一种终极的理性秩序而深深感动时,古人的感受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都坚信,用人类的智慧一定能够探寻到未来世界的所有奥秘。而围棋一旦成为占卜的工具,它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仪器,因为从此它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信念,它不再是天文现象的简单反映,而成为一种人类思想的载体。
而人类思想和客观世界的明显差异在于它的矛盾性,而有了矛盾,就有对抗,有了对抗,就会有规则,于是,围棋终于有了它竞技的魂。
围棋发展到今天,在外在形式上只能隐约地看到和天文的一点关联,如天元,星位这样的称谓。而和占卜的联系已经不太容易察觉。我们的文化对于占卜是很有看法的,大约归于孔子所谓鬼神怪力的范畴。然而事实上,占卜是人类的一门古老但从未失传的学问。现在的博弈论,其实质上不也是占卜吗?当然,那形式自然要精确很多,毕竟我们不能忽视人类几千年来脑容量的变化。如果我们以开放的心灵去看待占卜,也许会突然发现,占卜仍然体现在围棋最本质的规律之中,比如说围棋中的形势判断不是很象文王问卦的味道吗?
说到围棋,占卜和博弈论,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电影片段。美国的博弈论奠基人纳什一生有许多传奇经历,好莱钨以他的故事排了一部很精美的电影。里面的一段是纳什在大学中学习,那时博弈论尚在萌芽之中,有一个人向他挑战下棋,纳什很有自信的应战,结果却输了,这好象给了他极大的刺激。
他们下的是围棋!我仍然记得我看到这个镜头时那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自启蒙时代以来,人们一直坚信人类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规律的总结去究极这个世界的所有奥秘,我想纳什一定也是以这样的自信拿起棋子,“只要每一步都符合规律,应该就能胜利”。记得日本的古今第一人秀策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黑白应对无误,黑棋胜三目半。”当然,纳什在围棋上和秀策没有可比性,他输棋应该是棋艺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他内心感到得却是一个巨大的疑问:“即便是每一步都符合现有的规律,就真得能够胜利吗?”
而这个疑问恰恰就是博弈论的精神所在,也是围棋的精神所在。作为人类思想智慧结晶的围棋,它的规律真得可以终极吗?20世纪,人类在自然和人文科学中的最大进步就在于认识到世界万物发展上的偶然性和不可测性,而这种难以言传的神秘感在围棋中自其诞生就从未消散。
如果秀策真的能够化为棋魂活到今天,看到黑棋贴目负担的不断增加,一定也会感叹:“根本就没有最好的着法呀。”
围棋,毕竟是人下的,而这正是围棋的魂,诞生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发布于 2019-10-17 05:56:59
夏天的风O:说到神秘主义气息,从围棋的起源就颇能看出几分端倪。谈围棋的起源并不是出于考据的需要,事实上也无从考据。中国文化是讲究追根溯源的,如神农尝百草,又教民耕种,伏羲则织成第一张渔网,木匠把鲁班称为祖师爷,就是连唱戏卖身的,也各有各的神灵保佑。相比而言,围棋的来历则模糊许多。较为流行得说法是尧为了调教自己的儿子丹朱,将围棋传授于他。不过这种传说对围棋不是什么幸事,还是忽略的好,因为丹朱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好角色,尚书中记载得一清二楚,如果硬要把围棋和丹朱联系起来,大概只能说明孔孟先哲见地深刻:围棋非养性,实乃乱性。
吴清源在自传“天外有天”中认为围棋一开始是占卜天象的工具,而不是竞技的工具。这大概是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说法。古人以坐标的方式记测天体位置,于是有了棋盘的雏形,而那些记载天体的坐标点,就是原始的棋子。从这个逻辑推断,围棋的雏形大概只有一色棋子。
围棋又名黑白棋,显然必须有一个一色到双色的过渡,而从天文的角度考虑,也颇顺理成章。天体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四季不停地变化,为了反映出这种变化,更是为了探究这种变化的规律,于是古人开始在一个棋盘上放置双色棋子以进行比较研究,就这样,围棋的棋子开始了相互间最初的接触。
但即便如此,围棋仍然只是一个天象记录仪,是什么力量把它推向竞技层次的呢?我想,那是占卜预测的力量,一种人类生来具备的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在任何一种人类文化中,天文和占卜都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说天文是是深不可究的客观存在,那么占卜则是人类一种主观自觉的,欲凌驾于客观之上的心灵力量。当康德望着漫天繁星,为体会一种终极的理性秩序而深深感动时,古人的感受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都坚信,用人类的智慧一定能够探寻到未来世界的所有奥秘。而围棋一旦成为占卜的工具,它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仪器,因为从此它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信念,它不再是天文现象的简单反映,而成为一种人类思想的载体。
而人类思想和客观世界的明显差异在于它的矛盾性,而有了矛盾,就有对抗,有了对抗,就会有规则,于是,围棋终于有了它竞技的魂。
围棋发展到今天,在外在形式上只能隐约地看到和天文的一点关联,如天元,星位这样的称谓。而和占卜的联系已经不太容易察觉。我们的文化对于占卜是很有看法的,大约归于孔子所谓鬼神怪力的范畴。然而事实上,占卜是人类的一门古老但从未失传的学问。现在的博弈论,其实质上不也是占卜吗?当然,那形式自然要精确很多,毕竟我们不能忽视人类几千年来脑容量的变化。如果我们以开放的心灵去看待占卜,也许会突然发现,占卜仍然体现在围棋最本质的规律之中,比如说围棋中的形势判断不是很象文王问卦的味道吗?
说到围棋,占卜和博弈论,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电影片段。美国的博弈论奠基人纳什一生有许多传奇经历,好莱钨以他的故事排了一部很精美的电影。里面的一段是纳什在大学中学习,那时博弈论尚在萌芽之中,有一个人向他挑战下棋,纳什很有自信的应战,结果却输了,这好象给了他极大的刺激。
他们下的是围棋!我仍然记得我看到这个镜头时那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自启蒙时代以来,人们一直坚信人类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规律的总结去究极这个世界的所有奥秘,我想纳什一定也是以这样的自信拿起棋子,“只要每一步都符合规律,应该就能胜利”。记得日本的古今第一人秀策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黑白应对无误,黑棋胜三目半。”当然,纳什在围棋上和秀策没有可比性,他输棋应该是棋艺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他内心感到得却是一个巨大的疑问:“即便是每一步都符合现有的规律,就真得能够胜利吗?”
而这个疑问恰恰就是博弈论的精神所在,也是围棋的精神所在。作为人类思想智慧结晶的围棋,它的规律真得可以终极吗?20世纪,人类在自然和人文科学中的最大进步就在于认识到世界万物发展上的偶然性和不可测性,而这种难以言传的神秘感在围棋中自其诞生就从未消散。
如果秀策真的能够化为棋魂活到今天,看到黑棋贴目负担的不断增加,一定也会感叹:“根本就没有最好的着法呀。”
围棋,毕竟是人下的,而这正是围棋的魂,诞生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发布于 2019-10-17 05:56:59
夏天的风O:说到神秘主义气息,从围棋的起源就颇能看出几分端倪。谈围棋的起源并不是出于考据的需要,事实上也无从考据。中国文化是讲究追根溯源的,如神农尝百草,又教民耕种,伏羲则织成第一张渔网,木匠把鲁班称为祖师爷,就是连唱戏卖身的,也各有各的神灵保佑。相比而言,围棋的来历则模糊许多。较为流行得说法是尧为了调教自己的儿子丹朱,将围棋传授于他。不过这种传说对围棋不是什么幸事,还是忽略的好,因为丹朱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好角色,尚书中记载得一清二楚,如果硬要把围棋和丹朱联系起来,大概只能说明孔孟先哲见地深刻:围棋非养性,实乃乱性。
吴清源在自传“天外有天”中认为围棋一开始是占卜天象的工具,而不是竞技的工具。这大概是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说法。古人以坐标的方式记测天体位置,于是有了棋盘的雏形,而那些记载天体的坐标点,就是原始的棋子。从这个逻辑推断,围棋的雏形大概只有一色棋子。
围棋又名黑白棋,显然必须有一个一色到双色的过渡,而从天文的角度考虑,也颇顺理成章。天体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四季不停地变化,为了反映出这种变化,更是为了探究这种变化的规律,于是古人开始在一个棋盘上放置双色棋子以进行比较研究,就这样,围棋的棋子开始了相互间最初的接触。
但即便如此,围棋仍然只是一个天象记录仪,是什么力量把它推向竞技层次的呢?我想,那是占卜预测的力量,一种人类生来具备的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在任何一种人类文化中,天文和占卜都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说天文是是深不可究的客观存在,那么占卜则是人类一种主观自觉的,欲凌驾于客观之上的心灵力量。当康德望着漫天繁星,为体会一种终极的理性秩序而深深感动时,古人的感受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都坚信,用人类的智慧一定能够探寻到未来世界的所有奥秘。而围棋一旦成为占卜的工具,它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仪器,因为从此它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信念,它不再是天文现象的简单反映,而成为一种人类思想的载体。
而人类思想和客观世界的明显差异在于它的矛盾性,而有了矛盾,就有对抗,有了对抗,就会有规则,于是,围棋终于有了它竞技的魂。
围棋发展到今天,在外在形式上只能隐约地看到和天文的一点关联,如天元,星位这样的称谓。而和占卜的联系已经不太容易察觉。我们的文化对于占卜是很有看法的,大约归于孔子所谓鬼神怪力的范畴。然而事实上,占卜是人类的一门古老但从未失传的学问。现在的博弈论,其实质上不也是占卜吗?当然,那形式自然要精确很多,毕竟我们不能忽视人类几千年来脑容量的变化。如果我们以开放的心灵去看待占卜,也许会突然发现,占卜仍然体现在围棋最本质的规律之中,比如说围棋中的形势判断不是很象文王问卦的味道吗?
说到围棋,占卜和博弈论,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电影片段。美国的博弈论奠基人纳什一生有许多传奇经历,好莱钨以他的故事排了一部很精美的电影。里面的一段是纳什在大学中学习,那时博弈论尚在萌芽之中,有一个人向他挑战下棋,纳什很有自信的应战,结果却输了,这好象给了他极大的刺激。
他们下的是围棋!我仍然记得我看到这个镜头时那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自启蒙时代以来,人们一直坚信人类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规律的总结去究极这个世界的所有奥秘,我想纳什一定也是以这样的自信拿起棋子,“只要每一步都符合规律,应该就能胜利”。记得日本的古今第一人秀策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黑白应对无误,黑棋胜三目半。”当然,纳什在围棋上和秀策没有可比性,他输棋应该是棋艺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他内心感到得却是一个巨大的疑问:“即便是每一步都符合现有的规律,就真得能够胜利吗?”
而这个疑问恰恰就是博弈论的精神所在,也是围棋的精神所在。作为人类思想智慧结晶的围棋,它的规律真得可以终极吗?20世纪,人类在自然和人文科学中的最大进步就在于认识到世界万物发展上的偶然性和不可测性,而这种难以言传的神秘感在围棋中自其诞生就从未消散。
如果秀策真的能够化为棋魂活到今天,看到黑棋贴目负担的不断增加,一定也会感叹:“根本就没有最好的着法呀。”
围棋,毕竟是人下的,而这正是围棋的魂,诞生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发布于 2019-10-17 05:56:59
夏天的风O:没人鸟我吗?= =,自己顶顶好咯~ 发布于 2019-10-17 05:54:39
夏天的风O:呵呵,终于有人来了~,平时看见吧里很少有关于围棋的基本知识,今天就想让大家了解一下围棋,嘿嘿 发布于 2019-10-17 05:53:09
弈靈:呵呵,长见识了 发布于 2019-10-17 05:52:29
夏天的风O:今天就到这里吧,嘿嘿,不知道那个该死的百度审核了没有 发布于 2019-10-17 05:52:09
夏天的风O:日本七大棋战的排位应该是:棋圣,名人,本因坊,十段,天元,王座,小棋圣。
四个较小的头衔中小棋圣是最次要一个头衔,王座过去也属于“半正式的头衔”。天元和十段则一直是很正式的大头衔,但目前十段,天元,王座三战奖金差不多。赛制方面十段本赛是双淘汰,其余单淘汰。
三大头衔中从循环圈人数的多少似乎就可以看出高下,棋圣战2组12人循环,名人9人循环,本因坊8人循环。就历史而言,名人应该是凌驾于本因坊之上的头衔,因为名人300年以来一直是日本围棋第一人的象征,本因坊的名字如此耀眼也是因为该门出现9位名人的缘故。棋圣战其实和名人颇有渊源,目前公认的第一人往往是棋圣头衔拥有者. 发布于 2019-10-17 05:51:39
夏天的风O:下面是日本棋士的称号:
王座、本因坊等是该赛事冠军的头衔,如天元赛的冠军就是本届天元;名誉天元、名誉王座等则是该选手在以往在取得过骄人的战绩而被授予的名誉称号;一到九段是通过升段赛等等升上去的,十段则是日本的一项赛事,冠军获“十段”称号。“本因坊”原为日本寂光寺僧寮(禅房?)之一,是僧人日海下棋处,是日本棋道的正宗。 发布于 2019-10-17 05:51:29
夏天的风O:围棋的“别号” (出处:华体网)
围棋,起源于中国,《淮南子》中就有“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的记载。以此推算,围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作为一门国粹,围棋的名称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它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别称。
最早,围棋被称为“弈”或“棋”。据说,这是各地方言不同的缘故。北人称“弈”,南人谓“棋”。
后来,有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互相攻击,互相包围的特点,称“下棋”是“围棋”
六朝时代,名士风流,玄妙有趣的围棋亦深得士大夫的喜爱。这一时期,围棋又添了不少雅号——
东晋高僧支(遁)道林与“东山宰相”谢安等人相交甚笃,他纹枰边观战见棋手交锋时缄口不语,手起棋落,意蕴其中,遂称围棋为“手谈”。意思是对弈双方通过盘上的一着一式进行无言的交谈,同样达到了交流思想、融洽情感的目的。
名士王坦之把弈者正襟危坐、运神凝思时喜怒不行于色的那副神态,比作是僧人参禅入定,故又称围棋为“坐隐”。日本有一本著名的围棋史著作就叫《坐隐谈丛》(渡边英夫著)。
晋人的笔记小说中有则故事,说有个名叫王质的青年樵夫,入山砍柴,遇见仙者对弈,因在旁侧观棋入迷,虽岁移月逝斧柯烂尽犹不自知,待一局棋罢,“及归故里,无复时人”,王质回到故居方知同辈之人皆已作古…… 由于这段故事流传极广,后人遂将“烂柯”作围棋的别称。而烂柯山所在的衢州,亦因此名震中外,成为我国四大“围棋之乡”之一。
此外,围棋因棋子呈黑白两色,亦有乌鹭之称。乌者,即乌鸦;鹭者,白鹭是也。
在日本,围棋则以其迷人之魅力被戏称为“木野狐”。当年著名棋手高川秀格就曾被人冠以这个绰号。 发布于 2019-10-17 05:50:49
夏天的风O:我们国家的围棋人口有数千万之多,而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但职业棋手只有二百人左右,什么叫职业棋手呢?职业棋手也称“专业棋手”,凡是以下棋为职业,服务于各围棋组织或体育代表队,在围棋技术上受过正规训练,有相当强的围棋功底,经常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棋手都称职业棋手。
除专业棋手,以业余时间从事围棋活动的棋手或棋艺爱好者都叫“业余棋手”。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一般不以围棋为主要职业,没有受过(或仅受过暂短时间)正规训练,通常不参加专业棋手的比赛。 发布于 2019-10-17 05:50:19
夏天的风O:郁闷= =,居然还要审核,
发布于 2019-10-17 05:49:59
夏天的风O:在中国和日本以及欧美的围棋界里,现在都实行“段位制度”和“级位制度”。段位的高低是一个棋手棋艺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段位共分九个等级,依实力的高低从九段排至一段,九段为最高。一段也叫初段。获得初段的称号,说明棋艺达到一定的水平,大至说来九段的棋力要让初段两、三子左右,以上所说指的是专业段位。
除专业段位外还有业余段位,业余段位是按照业余棋手的棋力水平所评定的等级。目前我国最高业余段位六段,同专业段位相比较,与同等级的业余段位棋手艺水平相差甚远。据统计,专业初段棋手实力同业余五六段的棋手实力旗鼓相当。业余段位以下称“级”,级也分九个等级。与段位不同的是级数越大棋力越低,以一级为最高。 发布于 2019-10-17 05:49:19
夏天的风O:一楼给百度,免得又抽风…… 发布于 2019-10-17 05:48:19
更多《棋魂》【围棋小常识】围棋的起源&棋士的称号相关问题
问题:《棋魂》【围棋小常识】围棋的起源&棋士的称号
回答:你物理老师还好吧 详情 >
问题:《棋魂》【伪新】初次见面,来说说日本围棋的几项赛事吧~
回答:肯定顶的住啊,我觉得 四皇还有国家 ZF 就是因为实力都相当平均 所以才会持续了那么久的战况,没有说谁把谁灭了,然后罗这个搅屎棍把局面挑起来了才真正开始异常混乱的各方势力争斗。 详情 >
问题:【文字】棋魂 最强棋士养成游戏(改编自棋语灯花)
回答:KING=光头 别的多说无益。 详情 >
问题:我围棋挂了,老师是当年抄袭棋魂的那人。。。
回答:那对面也得看见你发力…… 详情 >
问题:会下围棋的人肯定觉得棋魂比围棋少年好看多了。
回答:HellSing 地狱之歌 OVA版动画画风也类似 详情 >